在連續2年下滑后,愛朋醫療(300753)2022年凈利潤再次向下俯沖,由盈轉虧。
(資料圖)
4月24日,愛朋醫療披露2022年報,實現營收3.24億元,同比下滑29.79%,凈利潤虧損7637.74萬元。這也是愛朋醫療連續三年凈利潤下滑。
對于業績下滑原因,愛朋醫療在年報中解釋,主要受到經濟環境、帶量采購政策與經營渠道影響。
需求增長放緩 上市以來營收首次下滑
愛朋醫療是國內細分領域疼痛醫療器械龍頭,于2018年12月登陸創業板。主要業務包括疼痛管理產品、鼻腔護理產品、醫療器械設備CXO及代理產品。
2018年至2021年,愛朋醫療營收一直保持增長態勢,凈利潤在2021年出現下滑。2022年,愛朋醫療營收首次下滑,而凈利潤則一路下滑至虧損。
具體來看,2022年,疼痛管理產品收入銳減,由2021年的2.52億元降至1.17億元,下滑幅度53.46%;鼻腔護理產品收入也小幅下滑至1.26億元;醫療器械設備CXO收入降至770.76萬元;代理產品收入7217.52萬元。
自上市以來,疼痛管理產品一直是愛朋醫療主要的營收來源,營收占比一度超過70%。2022年,該產品收入占比降至36.25%,首次低于鼻腔護理產品。
對于營收下滑的原因,愛朋醫療解釋稱,主要受經濟環境、集采、經營及渠道影響。2022年,公司業務占比較大的省市醫院等終端機構手術量和就診率下降明顯,且近年來出生人口總數量下降,分娩鎮痛的需求增長放緩。在集采實施地區,價格擠壓了經銷渠道商的利潤空間,對經銷伙伴積極性產生影響。此外,受經濟大環境及細分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公司因未能及時采取措施,導致主營業務產品收入下降明顯。
依賴經銷渠道 商譽減值雪上加霜
而凈利潤的“大跳水”,除營收下滑影響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公司銷售結構導致的銷售費用增長,以及投資不利導致的商譽減值。
愛朋醫療披露數據顯示,2021年經銷渠道貢獻的收入為3.66億元,占比79.46%;2022年,經銷渠道收入2.08億元,占比仍高達64.1%。
其中,疼痛醫療耗材的主要渠道是經銷,鼻腔護理產品的客戶則主要是藥房。其招股書顯示,公司前十名客戶主要為醫療器械經銷商及部分藥房。
2022年因部分線下藥房受限,愛朋醫療不得不轉戰線上銷售。報告期內,因加大線上電商平臺、新媒體及直播等渠道的廣告投入和市場推廣力度,銷售費用增長2369.84萬元。
而由于對外投資的受挫,愛朋醫療對百士康計提商譽減值1616.47萬元,影響公司利潤總額1616.47萬元。
愛朋醫療于2021年以3850萬元價格收購百士康70%股權,百士康主要研究開發頑固性慢性疼痛領域醫療器械,產品包含內熱針治療儀、低頻治療儀、無針注射推進器、沖擊波治療儀等醫療設備及耗材。
根據愛朋醫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公告,2022年百士康商譽資產5074.13萬元,包含商譽部分組成的資產組賬面價值5209.24萬元。因預期銷售收入下降,計算包含商譽資產組可收回金額為2900萬元,低于資產組賬面價值2309.24萬元,故報告期內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616.4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愛朋醫療員工總數出現大幅下滑。截至2022年末,公司員工總數670人,較2021年減少118人,同比下降13.44%。其中研發人員減少27人,變動比例高達20.3%。
股東、高管頻減持 股價持續走低
與業績的低迷相反,愛朋醫療股東減持熱情不減。自解禁以來,公司董監高、股東就頻繁減持。
僅今年年內,公司董事、股東就兩次披露減持計劃。1月6日,公司董事關繼峰因個人資金需求擬減持不超過0.16%股份,3月24日減持結束,套現293.2萬元;2月3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張智慧擬減持不超過3.07%股份,3月17日,張智慧減持完成,共套現3276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愛朋醫療的實控人、董事、高管、股東等多位股東拋出減持計劃。愛朋醫療還曾因減持過于頻繁引發投資者質疑公司高管是否對公司前景態度存疑,2021年8月,愛朋醫療部分董監高及股東還曾出具不減持股份承諾函。
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來,愛朋醫療股價持續走低。2020年1月23日盤中觸及最高點52.15元后,股價震蕩下行。股價年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愛朋醫療股價連續下跌。
截至4月26日收盤,愛朋醫療股價14.88元,總市值約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