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虧損五年后,近日,*ST同洲連發多條公告,擬對四家公司進行增資或收購,其中包括兩家控股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該四家標的公司,其中有三家其最近一年又一期的營收為0。另外,對于去年年底貨幣資金余額不足4000萬元的*ST同洲,這次卻要“豪揮”1.27億元,這筆錢又從何而來?12日晚間,深交所火速對*ST同洲發出了關注函,包括“是否存在你公司向大股東、董監高及其他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情形?!?/p>
連續凈虧損五年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擬“豪擲”1.27億元增資或收購多家公司
毫無懸念,*ST同洲在過去一年即2022年繼續虧損。如此一來,*ST同洲已經連續五年呈現凈虧損,合計凈虧損9.41億元。如果從扣非歸母凈利潤來看,*ST同洲則已經連續九年虧損,合計虧損20.06億元。不過,從最近五個年度來看,不管是凈利潤還是歸母扣非凈利潤,*ST同洲虧損的幅度均有所收窄。
在這樣一個連續虧損多年的背景下,近日,*ST同洲“一口氣”連發多條公告,涉及多個并購、增資。
根據*ST同洲4月12日披露的信息來看,擬實施以下增資、收購事項:作價 1 元收購控股子公司南平同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平同芯”)10%股權出資權并履行相應 50 萬元的出資義務,同時對其增資 1,500 萬元,交易完成后持有南平同芯100%股權;對控股子公司中聚能(福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聚能”)增資 3,920 萬元,交易完成后仍持有中聚能80%股權;作價 1 元收購福州奧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奧動”)85%股權出資權并履行相應 4,250 萬元的出資義務,交易完成后取得福州奧動控制權;向江西成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成鼎”)增資 3,000 萬元,交易完成后取得江西成鼎 60%股權并實現控制。上述增資、收購事項交易金額合計 12,720 萬元(約1.27億元)。
對于擬收購并增資南平同芯,*ST同洲表示,本次收購暨增資符合公司整體戰略規劃,有利于完善公司的供應鏈布局,提供更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增強公司的整體競爭優勢。
對于擬增資中聚能,*ST同洲表示,本次增資符合公司整體戰略規劃,有利于完善公司的產業布局,提供更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增強公司的整體競爭優勢。
對于擬收購福州奧動,*ST同洲表示,本次股權收購的目的是為了拓展公司業務,有利于提高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符合公司的長期發展目標,有利于公司未來業務的開展。
對于擬增資江西成鼎,*ST同洲表示,本次增資符合公司整體戰略規劃,有利于完善公司的產業布局,提供更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增強公司的整體競爭優勢。
上述可見,上述四家子公司的擬增資或并購的“理由”中,有三家公司涉及“提供更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
回顧*ST同洲最近一年的財報,即2022年,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分為兩大板塊:第一板塊為公司上市以來的主營業務:廣電全業務融合云平臺、數字電視中間件、智能電視操作系統 TVOS、智能數字終端、智能網關、數字電視前端設備等的研發、制造、服務與銷售以及與智慧家庭相關的增值業務的開發、集成和運營,主要面向廣電運營商、電信運營商及全球海外運營商市場。第二板塊為新能源鋰離子電池業務:鋰離子電池的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根據客戶要求將電芯進行檢測區分電芯容量檔位,達到梯次利用目的。
這兩大業務從2022年的營收占比來看,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的占比大幅下滑,即從2021年的67.76%下滑至2022年的17.34%,其中機頂盒及相關設備業務的占比從2021年的57.64%下滑至2022年的12.81%;電池業務則從2021年的3.52%大漲至2022年的39.81%。也就說從去年的營收占比來看,*ST同洲在大力發展電池業務,并同步大幅收縮機頂盒相關業務。
而前述四家標的公司的主營業務,均涉及電池業務。如此大動作,或契合其去年的發展規劃。即如其2022年財報所言,“報告期公司主動放棄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中低毛利訂單,將資金和人力投入到電池業務中,使得報告期電池業務增長較快,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業務有所縮減;為整合電池產業上下游資源,新拓展了電池原材料和電芯貿易業務?!?/p>
“荷包”余額不足
多家標的公司“0營收”,深交所火速問詢
如前述所言,上述四家標的公司的增資以及并購,將需要*ST同洲掏出約1.27億元的資金。而這一大筆錢,對于連連虧損、資產負債率超80%的*ST同洲而言,可是一大難題。根據*ST同洲2022 年年度報告,截至 2022 年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 3,665.50 萬元,其中受限資金余額1,464.38 萬元。并且,截至去年年底,*ST同洲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2.79%。
“荷包”現金不足,負債高企,那這一大筆投資款將從何而來?這點也引起了監管的注意。12日晚年,深交所火速下發關注函,要求*ST同洲“說明相關交易是否約定實繳資金期限,如何籌措資金履行出資義務,并結合公司可使用貨幣資金情況,充分提示上述交易及業務拓展存在的風險?!?/p>
其實,關于大筆資金投入情況,*ST同洲在《關于控股子公司擬收購福州奧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5%股權的公告》中提及,“本次投資金額較大,可能存在因公司自有資金不足,導致本次投資項目進展及效果達不到預期的風險。”
除了資金不足外,上述四家標的公司,有三家公司顯示“0營收”,同樣引起了監管的注意。根據相關公告,中聚能、福州奧動、江西成鼎在最近一年及一期營業收入均為 0,相關股東基本未履行實繳出資義務。
深交所要求*ST同洲“詳細說明向上述三家公司實施大額增資的原因,認真核查上述公司的股東、董監高與你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上述交易是否構成關聯交易,是否存在你公司向大股東、董監高及其他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情形。請你公司獨立董事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壓縮主業切入新領域
電池“新手”能走出虧損“泥潭”嗎
其實,對于電池領域而言,*ST同洲是個“新面孔”,算是新手。
據天眼查,*ST同洲于2022年1月20日對經營范圍進行了變更,才新增了電池業務。另外,*ST同洲也在2022年度報告中坦言“公司進入新能源電池領域時間短”。
公開資料顯示,2021 年 7 月,公司于福建省南平市設立南平同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發、生產和經營。2022 年度,公司新能源電池業務主要集中在消費類電池領域。消費類鋰離子電池不僅可以廣泛應用到智能手表,平板電腦,藍牙耳機,充電寶,暖手寶,發熱衣,寵物用品,執法儀,探魚器,成人用品,游戲手柄,自行車車燈等各式攜帶式備用通訊電源(軍用、民用)、電子煙等,隨著新的消費數碼產品不斷推出和原有產品的迭代升級,配套的消費數碼 電池行業也將獲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根據2022年度財報,*ST同洲在電池業務上盡管獲得一定市場份額,即營收達1.01億元,營收占比大幅提升至39.81%。報告期內, 電池業務的銷售量、生產量、庫存量同比均大增,其中銷售量同比大增1,923.76%達0.28億支。
不過,從毛利率來看,報告期內,電池業務的毛利率僅有3.40%,遠低于其上市以來的主業即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的毛利率即30.54%,也遠低于機頂盒及相關設備業務的毛利率即8.63%。并且,2022年電池的毛利率還是同比增長14.96%得來的。
而對比同行,*ST同洲的電池毛利率顯得“卑微”。例如,德賽電池(000049)去年上半年,所有種類的電池毛利率均超過4%,即“智能手機類”、“電動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類”、“智能穿戴類”、“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類”的毛利率分別為9.08%、15.05%、8.38%、4.13%,平均高達9.16%,比*ST同洲的電池毛利率高出近兩倍。
另外,同處深圳的另一同行豪鵬科技,其去年的電池業務毛利率更是高達21.08%,其中鋰離子電池的毛利率也在20%以上。
對比之下,*ST同洲的電池毛利率顯得“觸底”,其市場競爭力可見一斑。*ST同洲在上述財報提及,消費類電池是鋰電池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最初的應用領域之一,市場參與者較多,市場競爭比較充分,也比較激烈。
除此之外,有研究顯示,消費類電池,進入發展成熟期。起點研究院(SPIR)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消費類鋰電池出貨量109.3GWh,同比下降了9.1%,主要是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工具等主要應用領域需求下降。預計到2025年出貨量將達到134GWh。中國市場來看,2022年消費類鋰電池出貨量53.6GWh,同比下降了22.5%,消費鋰電池整體處于行業發展成熟期,主要依靠新興電子產品的應用市場增長。
而*ST同洲選擇在此時“大肆”開拓消費類電池,是否為時已晚。
鑒于自身身陷連年虧損、高負債等 “困境”中,消費類電池市場競爭激烈并已經步入成熟期,*ST同洲未來能否依靠電池這一新路徑來實現業績的扭轉,走出虧損“泥潭”,能否“摘帽”,值得市場關注。
(圖片來源:深交所、巨潮資訊網、天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