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江蘇常青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青科技”)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敲響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聲。
抓住產業發展春風,推動技術自主可控
常青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及專用助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二乙烯苯、甲基苯乙烯等新材料特種單體以及亞磷酸三苯酯系列等高分子新材料專用助劑,產品可用于風電、核電、光電、高鐵輔助電機、日化用品、特種涂料樹脂等終端產品,應用領域廣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南》《塑料加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意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在頂層設計上支持高分子產業發展。常青科技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將研發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自主研發的同時牽頭國內知名高校,開展獨家深度合作進行技術攻關。
面對國內外激烈的競爭,常青科技為取得先發優勢,基于持續的研發和技術積累,公司推出了多項創新性產品,如低萘且間對比可控的高純度二乙烯苯、低含水量且無酚酮醛的高純度α-甲基苯乙烯、高純度間二乙苯、無酚亞磷酸酯系列產品等,均為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進口替代的產品。
近期,常青科技自主創新研發的間二丙烯基苯(1,3-二異丙烯基)國產化技術成功突破,作為工業領域重要的交聯劑,其在制備高性能超分子聚合物方面表現優異,據石化聯合會化工新材料專委會報道,該產品的順利投產,有效連接和疏通了我國高性能特種分子聚合物產業鏈的“斷點”和“堵點”,填補了國內高端交聯劑領域空白,這對我國高性能特種分子聚合物的研發水平必將有深遠影響。
經營業績穩定,走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自成立以來,常青科技始終專注于精細化工行業的深耕,經過多年發展,已構建了成熟高效的研發、生產、銷售體系,以及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公司持續聚焦主業,其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在99%以上。表現在公司業績上,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4105.86萬元、56190.51萬元、75736.96萬元和44202.85萬元,實現凈利潤累計4.4億元,保持持續增長,經營業績穩定。
由于公司整體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在國內屬于領先水平,公司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積累了穩定的客戶群體,公司已與離子交換樹脂生產知名企業藍曉科技(300487)、蘇青集團、漂萊特集團、德國朗盛、美國杜邦;PVC穩定劑生產知名企業德國熊牌、韓國KD;以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榮盛石化(002493)、恒逸石化(000703)等知名企業或其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由于常青科技所處細分領域內單個產品生產企業數量較少,市場集中度較高,市場競爭壓力較小,同時,行業壁壘比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客戶群體更加穩固??沙掷m盈利能力得到了相應的保障,常青科技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加固研發創新體系,突破“卡脖子”國產化難題
尼龍66是一種相比于尼龍6綜合性能更加優異的纖維和工程塑料??蓱糜诟邫n民用服裝以及特殊用途的服裝。作為工程塑料,在“以塑代鋼”的新趨勢下,憑借輕質化、耐熱、耐高溫、高強度等多種性能優勢,成為車輛減重的新選擇,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成為尼龍66需求增長的新驅動力,包括在電動汽車斷路器、鋰電池框架和殼體、充電插頭和插座、發動機控制單元、傳感器、冷卻閥和連接器等諸多應用領域,尼龍66都是理想的材料。
近年來,尼龍66的價格不斷上漲,己二腈是其關鍵中間體,正是由于己二腈完全依賴進口,受人工、天氣等因素影響導致的不可抗力事件,一次次地打破了市場的供需平衡,實現己二腈國產化迫在眉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也曾多次發文,鼓勵國內企業攻克己二腈相關技術,支持化工行業和相關企業解決尼龍66“自給率不足”等問題,促進產業鏈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
此次上市,常青科技擬募集資金8.5億元用于特種聚合材料助劑及電子專用材料制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金額為12.15億元,募集資金到位將進一步充實彈藥庫。
其中,公司將新增PL-30年產能30,000噸,該產品正是用于尼龍66核心原材料己二腈的生產。面對己二腈技術被國外長期壟斷的困局,公司PL-30產品為國內企業研發丁二烯氫氰化合成己二腈生產工藝的重要助劑,消耗量是己二腈產量的10%以上,為己二腈國產化的必須品,按國內未來預計將建成的45萬噸/年己二腈能產計算,每年至少需要消耗45,000噸亞磷酸酯PL-30,市場容量和市場潛力充足。
當前我國對于己二腈的需求缺口較大,進口依賴度較高。隨著我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確立,尼龍66下游需求領域的不斷擴展,國內尼龍66生產企業齊翔騰達(002408)、神馬股份(600810)等紛紛規劃擴大產能,并著力實現國產化,以求進一步改善對己二腈的進口依賴程度。
此外,在公司的研發創新體系中,截止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常青科技的專利數量合計已達到70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62項。并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打通產業鏈。公司已經成功掌握了從純苯、甲苯、乙烯、丙烯到高品質二乙苯、甲乙苯、異丙苯、二異丙苯等關鍵中間體的生產技術,以及從苯酚、三氯化磷到亞磷酸三苯酯及其衍生物的苯酚回用環保生產技術,打通了從基礎化工原材料到特種單體及專用助劑產品的產業鏈,提升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拓展了公司的市場空間和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