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文|和訊科技 張星鈺
“周杰倫門票”“張杰門票”“薛之謙門票”“毛不易門票”“陸虎門票”等等詞條近日頻登熱搜,無疑整齊劃一地釋放出信號:春回大地,幾乎停滯3年的線下演出市場也迎來了快速復蘇。
據中國演出協會消息,2023年,包括周杰倫、五月天、周華健、任賢齊、劉若英等港臺藝人,以及李宇春、毛不易、張藝興、許嵩、張杰、華晨宇、薛之謙、許巍、汪峰等內地藝人在內的數十組藝人,都有大型巡回演唱會的計劃。
甜蜜的煩惱接踵而至:當歌迷興沖沖地打開各大票務平臺后,卻發現搶票程度同樣水漲船高,部分門票剛開售便迅速售罄,可以說是一票難求,只能高價尋求黃牛、代搶等渠道。線下演出票務市場依舊魚龍混雜。
阿里加持下的大麥網市占率超6成
“大部分內地演出都支持多平臺購票,但最常用的肯定是大麥網,此前還使用過貓眼、永樂票務等。有的話劇、舞臺劇、音樂劇的主辦方會使用自己的售票平臺,比如開心麻花、摩登天空‘正在現場’等。據我所知,少部分明星的演唱會還會有粉絲內部團票這一渠道”,看過內娛大小幾十場演出的“線下演出愛好者”小南介紹道。
不管是演唱會、音樂節,還是話劇、舞臺劇、音樂劇等形式,都歸屬于現場娛樂。所謂現場娛樂,顧名思義,指的是需要到達現場才能享受到的文娛活動。
艾瑞咨詢顯示,過去10年,我國現場娛樂市場在消費升級、消費能力上升的帶動下持續增長,由2012年的430億元增至2017年的846億元。盡管期間受疫情影響有所停滯、倒退,但隨著疫情陰霾散去、國內演出市場亦迎來回暖,購票需求相應上升。
目前,國內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可分為兩種平臺模式:一種是以大麥網、永樂票務等為代表的自營票務平臺模式,再往下又再分為專業票務代理平臺,以及開心麻花為代表的主辦方類票務平臺;另一種則是以摩天輪票務、票牛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票務平臺。
“通常,我們也會稱摩天輪票務這類是‘黃牛平臺’,并提醒其他粉絲盡量選擇正規渠道購票”,小南稱。相關報道顯示,曾有多名用戶反映,摩天輪票務公然炒高門票價格,打著“折扣票”名義賣出的演出門票,往往是原票價的一倍甚至兩倍價格。
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資本的身影也開始出現。2017年3月,阿里全資收購大麥網;同年5月,永樂票務掛牌新三板,成為中國票務行業中第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但不久,其又于2021年11月摘牌;2018年7月,摩天輪票務獲得了TPG領投的6000萬美元C輪投資……
需要指出的是,大麥網數年前便領跑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第一梯隊,有了阿里的加持后,這一情況近來或更甚。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大麥網銷售額13.5億元,位居全國第一,市占率達60%以上。
2014年7月,大麥網D輪融資中便出現了阿里身影,并持有大麥網32.44%的股份。2017年3月,大麥網正式投入阿里懷抱,以全資子公司的身份融入阿里大文娛業務布局,成為阿里體系內連接文娛產業線上和線下的關鍵鏈條。
易觀分析數據顯示,2018年,大麥網APP端用戶規模和使用粘性遠高于永樂票務、摩天輪、票牛、秀動等其它票務平臺總和,獨處第一梯隊。
顯然易見的是,國內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市場中,大麥網占據絕對優勢。更深層次的,藏身大麥網背后的阿里,或又在這一領域內實現寡頭壟斷。
大麥網涉訴1.2萬余條
欲戴王冠,必負其重。盡管大麥網成為了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但是其也一直被各類消費者投訴、吐槽所包圍。
根據“電訴寶”2022年受理的中國在線票務領域用戶有效投訴顯示,入選投訴榜的依次為:大麥網、大河票務網、淘票票、黃河票務、秀動。用戶投訴問題類型主要包括退款問題、售后服務、霸王條款、商品質量、客服問題、網絡售假、網絡欺詐、退換貨難等。
以近日的周杰倫演唱會為例,2月27日,倒計時兩分鐘時,大麥網突然宣布取消原定于下午3點58分開始的9月22日太原演唱會預售票,因此引來罵聲一片?!盁o所謂,我會罵大麥”“看到大家罵大麥我就放心了”,不少網友怒斥。
更早時候,今年1月,許多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原本在大麥網預定了演出的門票,但后來由于新冠陽性無法正常前往觀看。與平臺溝通退票時,大麥網客服卻一直拖著不處理,或者直接拒絕了退票申請,后續更是讓用戶提供核酸陽性證明才予以退票。
天眼查顯示,大麥網關聯公司北京大麥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關聯多條法律訴訟信息,被起訴案由涉及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網絡服務合同糾紛等。
黑貓投訴同樣顯示,截至3月9日,以“大麥”為關鍵詞,共涉及11260條投訴,其中僅2569條狀態為“已回復”、1890條為“已完成”,占比約二成。而消費者滿意程度也只有一顆星。
圖源:黑貓投訴
近一個月來,未出票拒絕退款、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款、誤操作拒絕退款等成為了投訴“重災區”。一名消費者指出,演出票品等應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頁面標注不支持退換貨等屬于霸王條款,無法律效益。遺憾的是,大麥網方面仍未受理前述投訴。
有市場聲音分析指出,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這對任何行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一時的登高不代表永不下跌,后疫情時代,善于抓住消費者核心需求的參與者,或將獲得更多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