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芳源股份發布了其2022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約29.35億元,同比增加4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0.83萬元,同比減少92.94%;基本每股收益0.01元,同比減少93.33%?;久抗墒找?.01元,同比減少93.33%。
對于業績變化,芳源股份表示營業收入增加主要系下游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高景氣,驅動動力電池產業快速發展,三元前驅體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產品銷售量有所增加,銷售價格也有所提高所致。
(資料圖)
對于凈利潤同比減少,芳源股份稱主要系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導致股份支付費用同比增加,同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導致研發費用同比增加;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導致財務費用同比增加;存貨跌價準備計提金額同比增加;公司計提租賃土地修復維護的預計負債等非經常性損失同比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此次芳源股份公布的業績預告,其業績不及預期。1月31日,芳源股份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營收29.00億元到30.00億元,同比增加40.13%到44.96%;預計實現凈利潤800萬元到1200萬元,同比減少88.01%到82.01%。
從近三年數據來看,芳源股份的營業收入不斷擴大,但凈利潤也下降趨勢明顯,2019年到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51億元、9.93億元和20.7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453.33萬元、5932.75萬元和6672.18萬元。
盈利能力方面,近幾年芳源股份有所減弱,2022年前三季度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僅為1.62%,同比上一年同期明顯下降。受原材料上漲影響,毛利率也是大幅降低,2019年到2021年分別為20.28%、15.38%、12.02%,2022年前三季度為12.27%。凈利率同步下滑,分別為7.84%、5.97%、3.22%,2022年前三季度為1.17%。
不僅如此,芳源股份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59.2%至5054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2.68%。近幾年芳源股份的現金流也是較為波動,2019年到202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80%、19.19%、5.84%。
芳源股份在業績變動原因中表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導致研發費用同比增加是影響凈利潤的原因之一,那研發方面力度加大了多少?從研發費用看,確實有大幅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8970.29萬元,同比提升43.50%。2019年到2021年分別為4322.17萬元、4487.57萬元、9135.70萬元,可見有明顯進步,2022年前三季度投入金額炒2019年和2021年總和并接近2021年全年。
但從研發力度上看,其實變化并不大,2022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4.76%,同比僅增加0.68個百分點,對比近幾年的研發投入占比也都在4.5%左右,2019年到2021分別為4.54%、4.52%、4.41%。
綜合芳源股份的業績表現、研發狀態,其和訊SGI指數也處于較低水平,2022年前三季度為56分,近幾年近有2020年一季度達到過70分,其余均徘徊于及格線。
眾所周知,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是目前動力鋰電池的四大主材,而根據正極材料的構成,三元鋰電池分為NCA和NCM兩類。NCM是指正極材料由鎳鈷錳三種材料按一定比例組合而成,而NCA的正極材料是由鎳鈷鋁構成,芳源股份是國內領先的鋰電池NCA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商,也是芳源股份最主要的產品。
圖源:芳源股份2021年年報
2021年,芳源股份的主要產品NCA三元前驅體的出口量連續三年國內排名第一,與松下、貝特瑞、杉杉能源、比亞迪(002594)、當升科技(300073)等國內外主流鋰電池或正極材料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其中,2017年開始向松下銷售NCA三元前驅體,最終用于特斯拉,但芳源股份并不與特斯拉直接對接,主要還是跟松下對接。
不過目前,芳源股份客戶集中度較高,2021年前五名客戶銷售額17.28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 83.51%;其中前五名客戶銷售額中關聯方銷售額2.95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14.23%。其中,松下的銷售總額就占盡一半為44.49%,而這也進而導致了,因與松下的交易模式發生了改變,直接反應到了芳源股份的毛利率變化。2021年芳源股份與松下的采購模式由原來自主采購粗制鎳鈷原料鎳濕法冶煉中間品通過浸出、萃取、合成工序生產松下所需的 NCA 三元前驅體,改為直接購買“松下中國”的鎳豆及鈷豆,直接喪失了成本優勢,對業績產生了直接影響。
相比于NCA三元前驅體,芳源股份的NCM營業收入占比較低,2021年不足30%,不過,隨著NCM 三元前驅體產能的逐步釋放,芳源股份的相關訂單大幅增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2021年相關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623.12%,發展態勢良好。
除此之外,芳源股份正在布局鋰電池回收業務,近期芳源股份公告擬投入不超過20億元用于年報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等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廠房、磷酸鐵鋰生產廠房等生產性建筑物、生產輔助設施及配套附屬設施;項目資金來源為芳源股份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等。據悉,關于此次鋰電回收項目的回收料供應商,目前已經有一些意向合作的企業。
芳源股份稱,鋰電池回收業務是公司在新能源產業上的重要布局,符合公司未來整體戰略發展方向。公司將借力于公司在分離提純及材料技術方面的實力,擴大公司業務規模,為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鋰電池回收是否能成為芳源股份的新增長曲線?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動力電池“退役潮”也將來襲。目前,不管是從政策還是行業發展來說,鋰電池回收都處于藍海狀態。
近期,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在經濟日報刊文指出,強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完善制度建設和溯源管理,平衡好電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與環境目標已迫在眉睫。而此前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中廢舊設備規范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重點支持廢舊設備回收、拆解處理、再制造、資源化利用等資源循環利用能力建設。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工信部已多次提及鋰電池回收。2月10日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更是直接組織召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座談會。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下一步將重點開展優化政策供給、保障穩定運行、支持創新突破、優化發展環境、深化開放發展五個方面工作,并提到將加快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完善回收利用體系建設。1月18日,工信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提質增效。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優化提升工程,完善回收利用體系。加強廢鋼、廢紙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的規范管理,推動實施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提升復雜難用固廢和新興固廢利用能力。
光大證券(601788)表示,鋰電回收有助于彌補上游資源、特別是鋰資源供給缺口,鋰電回收市場空間及發展前景廣闊。國盛證券也表示,經測算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實際市場規模2022年預計約為146億元,至2030年理論可達1406億元。
那芳源股份此次布局,是否就意味著未來增長“穩”了?雖然鋰電池回收處于藍海,但仍存在風險。目前,鋰電池回收的整體競爭格局仍暫時呈現“小、散、亂”的局面,大量鋰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底,國內電池回收現存企業超7萬家,其中2021年、2022年新增數量分別為2.5萬家、3.5萬家,遠遠超過工信部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白名單”的企業數量88家。這會直接導致產能閑置等問題。
其次,碳酸鋰價格下降等也會產生影響,自去年12月碳酸鋰就出現持續下跌的情況,如碳酸鋰價格降至回收門檻,回收企業也會形成不良資產。億緯鋰能(300014)董事長劉金成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預計最晚2024年,鋰電全產業鏈都將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產能過剩,價格下降勢必會對鋰電池回收企業產生影響。不止如此,高工鋰電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今已經有近十條動力電池回收相關的擴產、投資動態,涉及車企、電池、材料、專業回收等全鏈條。如此多的企業布局,也應警惕是否存在過剩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