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交所披露已向深圳安科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安科)IPO發起第二輪審核問詢。根據此前第一輪問詢,“關于累計未彌補虧損”在問詢函中排第四,足以顯示監管對該問題的重視。
累計未彌補虧損缺口大
合并及母公司合計近2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深圳安科招股書,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公司合并及母公司均存在金額較大的累計未彌補虧損,合并及母公司未分配利潤余額分別為-13,604.79 萬元(約-1.36億元)和-6,045.52 萬元(約-0.60億元),合計-1.96億元。
具體原因,如招股書所言,主要原因系公司為提升市場競爭力,前期新產品研發和營銷投入較大,但前期整體收入規模較低、產品盈利能力較弱、規模效應尚未完全釋放,導致公司出現虧損。
而這,一旦深圳安科成功上市,上述虧損對于新股東而言,或是一道“驚雷”。
招股書提及,根據公司 2022 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 股股票并上市前滾存利潤(如有)和未彌補虧損分享和承擔方案的議案》,若本次發行上市前存在滾存未分配利潤,則由本次發行上市完成后的新老股東按持股比例共同分享。公司本次發行上市完成后,本次發行上市前所形成的未彌補虧損由本次發行上市完成后的新老股東按持股比例共同承擔。
盡管2020 年以來,公司已經實現扭虧為盈,但深圳安科表示,完全彌補累計虧損仍需要一定時間。本次發行上市后,公司存在短期內無法向股東現金分紅的風險,如公司不能實現持續盈利、盡快彌補累計虧損,將對公司股東構成不利影響。
針對此問題,深交所發出的第一輪審核問詢函,就將該問題排在第四位。即“問題 4.關于累計未彌補虧損——申報材料顯示: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合并及母公司均存在金額較大的累計未彌補虧損,合并及母公司未分配利潤余額分別為-18,365.28 萬元和-11,624.21 萬元。請發行人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審核問答》問題 32 的規定,完善招股說明書的信息披露。請保薦人及申報會計師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審核問答》問題 32 的規定發表明確意見?!?/p>
深圳安科詳細回復表示,公司所處的醫療器械行業,尤其是大型醫學影像設備領域,具有新產品市場推廣時間長、資金投入大、技術門檻高、高層次人才密集等特征。公司為保持在行業內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持續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投入,吸引優秀人才,推動公司產品結構升級完善,同時為快速提升產品市場份額,公司大力投入營銷網絡渠道建設、推動客戶結構優化升級,相應的研發和營銷費用支出較大。報告期內,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020年起實現扭虧為盈,但尚未覆蓋前期累計虧損,公司最近一期末仍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深圳安科回復函顯示,公司最近一期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是經常性因素導致,大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前期投入成本較大導致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屬于經常性因素。
兩年半仍未覆蓋前期虧損
或成第二輪審核問詢重點
根據招股書,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半年度,深圳安科實現的營收分別為,凈利潤分別為42,277.05萬元(約4.23億元)、55,888.86萬元(約5.59億元)、68,172.75萬元(約6.82億元)、30,972.46萬元(約3.10億元);凈利潤方面,上述年度分別為-4,565.18萬元(約-0.46億元)、4,067.01萬元(約0.41億元)、7,730.47萬元(約0.77億元)、4,760.48萬元(約0.48億元),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237.64萬元(-0.72億元)、3,151.88萬元(約0.32億元)、4,959.53萬元(約0.50億元)、1,399.74萬元(約0.14億元)。
而據深圳安科的回復信息顯示,公司在2020年實現扭虧為盈,并持續盈利,但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仍有13,604.79萬元(約1.36億元)。
換言之,深圳安科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尚未覆蓋此前的累計虧損“窟窿”。
對于該虧損“窟窿”,深圳安科回復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5,492.31萬元,公司整體流動性較好,且公司已實現連續盈利,公司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深圳安科也提及風險,若公司未來出現收入未能按計劃增長、研發失敗、產品無法得到客戶認同或其他不可預見的重大不利情形而導致盈利能力下降或者再次虧損,則公司合并報表層面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可能會導致公司的資金狀況、業務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等方面受到不利影響。
從上述深圳安科2022上半年的業績來看,營收0.31億元,不及2021年的一半(即3.41億元);扣非凈利潤0.14億元不及2021年度的一半即0.25億元。這是否在說明業績的下滑?深圳安科在招股書中提及,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單季度收入占比超過 50%或兩個季度收入占比超過70%的情形,不存在收入季節性波動較為明顯的情形。整體而言,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占比相對較低,主要系受春節假期影響,訂單量和出貨量減少;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占比相對較高,主要系部分公立醫院終端客戶通常在年末預算過期前完成相關設備采購和驗收付款。
但基于目前的業績情況,這個虧損“窟窿”什么時間才能填滿?投資者什么時候才能徹底甩掉這個大包袱?另外,一旦上市,對于此前的歷史遺留的虧損問題,也讓新的投資者“買單”,是否值得投資者“孤注一擲”?針對虧損的衍生問題或將繼續成第二輪重點問詢事宜。
綜合毛利率與頭部企業差距大
行業競爭力“扛得住”嗎
從同行對比來看,深圳安科不管是營收、凈利潤還是綜合毛利率,與頭部企業差距明顯。
招股書羅列了多家同行,包括聯影醫療、東軟醫療、萬東醫療(600055)、明峰醫療,其中聯影醫療、東軟醫療、萬東醫療與深圳安科相比,多項業績數據遠超深圳安科,尤其是最近兩年又一期。
營收方面,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聯影醫療的營收分別為57.61億元、72.54億元、41.72億元,遠遠高于同期深圳安科的營收即分別為5.59億元、6.82億元、3.10億元。另外,同時期,東軟醫療的營收分別為24.59億元、28.03億元、15.02億元,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深圳安科的營收;此外,萬東醫療同時期的營收分別為11.32億元、11.56億元、4.57億元,也遠遠超過同時期深圳安科的營收。
歸母凈利潤方面,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聯影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03億元、14.17億元、7.74億元,東軟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3.12億元、2.25億元,萬東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1億元、1.83億元、0.59億元。而同期,深圳安科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41億元、0.77億元、0.48億元。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
此外,綜合毛利率方面,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聯影醫療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8.61%、49.42%、46.16%;東軟醫療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6.69%、37.96%、39.87%;萬東醫療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0.37%、45.82%、44.21%。而同期,深圳安科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0.44%、38.20%、37.88%,與聯影醫療、萬東醫療的差距也一目了然。
對此,如深交所在問詢函中顯示,2019 年發行人主營業務毛利率較低,主要系產品和客戶結構處于轉型調整期,盈利能力較弱;2020 年受益于產品結構優化、新冠疫情刺激需求等,發行人毛利率大幅提升;2021 年新冠疫情趨緩后產品銷售均價有所下降,導致毛利率小幅回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問詢函顯示,2020 年發行人 CT 產品毛利率提高 15.99 個百分點,主要是新冠疫情環境下 CT 產品價格上漲,同時受益于產品結構變動、探測器等核心部件成本下降和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另外,發行人各系列產品毛利率明顯低于競爭對手聯影醫療、萬東醫療。
針對同行競爭力對比,深圳安科表示,聯影醫療與公司在 CT、MRI、XR 產品上具備可比性。聯影醫療作為醫學影像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中高端型 CT、3.0T MRI 等高端產品在其銷售結構中占據較大比重,在產品梯度結構上較公司更優,同時還具備收入規模更大的規模效應優勢以及核心部件自產比例更高的成本優勢,因此其毛利率高于公司水平。另外,萬東醫療與公司在 XR(主要包括 DR 和數字乳腺機)、MRI 產品上具備可比性。萬東醫療產品銷售以 DR 產品為主,DR 產品銷量處于國內領先地位,MRI產品的銷售數量亦高于公司。
(圖片來源:深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