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于中國快遞行業來說是關鍵的翻身一年,對于順豐來說也是艱難的一年。
盡管國內快遞量再次突破千億件,但以優質形象著稱的順豐快遞卻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相關資料圖)
自從2019年快遞行業新一輪價格競爭,順豐的“高端快遞業務”就開始受到沖擊。
通過順豐近年來來的財務信息顯示,在價格上“向下試探”的順豐并沒有在行業中討到半點的好處,反而處處受到掣肘!
近期,順豐發布了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60.5億-62.5億,同比增長42%-46%。
從數據上看,這是順豐近年來最好的成績,但細品之下,我們卻發現財務數據變化的后面卻存在著一個“不一樣”順豐。
一、價格戰下,物流龍頭“力不從心”
回顧2021年的第一季度,順豐的虧損令不少投資者仍心有余悸。
近年來,快遞行業一直處于降價趨勢中,這是由于居民住宅密度增加和各種技術進步使得行業效率和成本都不斷降低,為降價提供了可能性。
順豐董事長王衛曾表示:“愿調低1至2年的利潤率預期來換長期競爭力”然而時不待人,自疫情以來,部分網點業務受限,一些快遞公司開始新一輪‘猛烈’的降價以求獲得更多的業務。
同時,新興快遞公司極兔速遞以極低的價格進入中國快遞市場,使得整個行業持續降價,甚至出現‘1元包郵’的極端情況。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順豐一方面要維護自己的高端快遞的護城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低下高貴頭顱與中低端經濟快遞進行競爭。這種“多線”的交戰,令這位步入“中年”的行業老大哥精疲力盡,疲于應付。
自從2017年起順豐開始發展經濟件業以來,順豐的電商標快、豐網速運、特惠專送在內的中低端快遞產品,在隨后的幾年里爆發式增長。但是在中低端快遞量的增長過程中,順豐有著說不盡的辛酸。
在物流價格戰后,順豐出現明顯的增收不增利。2018-2021年以及2022年三季度,順豐控股的營業收入出現明顯增長,分別為909.43億、1,121.93億、1,539.87億、2,071.87億以及1,991.47億;而營業利潤率卻出現明顯下滑,分別為6.40%、6.60%、6.58%、3.50%以及4.14%。
根據順豐控股披露的2022年12月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顯示,當月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合計收入為246.46億元,同比增長0.5%。其中,速運物流業務營收為183.58億元,同比增長19.1%;業務量11.56億票,同比增長23.24%;而單票收入15.88元,同比卻減少3.35%。
從銷售毛利率上看,順豐控股綜合毛利率從2018年末的18%降至最近一期財報的12.42%,減少了5.58個百分點。2021年9月,順豐控股175.55億港元收購嘉里物流51.50%股權,并表后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雖提升了毛利率,但整體的盈利能力仍相對較低。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燒錢進行多元布局、資源整合,成了順豐的新路子。然而,這種多元化的路子,卻給順豐高端形象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
二、客訴頻頻,高端品牌地位受沖擊
在價格戰下,順豐不僅在營業收入上未占到好處,其高端快速口碑也受到了沖擊。在疫情防控期間,順豐被爆料出“截取日本、韓國N95口罩進行倒賣”“快遞包裹受損,內在一盒兒童退燒藥美林被偷”等事件。
無獨有偶,又有多名用戶在微博爆料稱,順豐出現了快遞破損、包裹丟失、破損不理賠等情況的情況。黑貓投訴平臺顯示,關于順豐的投訴累計量達到89,483條,投訴內容包括暴力運輸、物品損壞難賠償、包裹丟失、稱重誤差等投訴。
面對順豐的投訴激增與口碑下降的問題,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指出,請問如何看待最近頻發的運力癱瘓和作業人員偷竊藥物的行為,公司是否有預案,面對公眾質疑公司是否應該做出更有公信力的回復。
分析人士認為,在價格戰下,順豐在運輸效率、服務質量上的降低是必然的現象。隨著“高端”向“高中低端”的轉變,順豐在給用戶提供多元化選擇的同時,也給用戶帶來體驗“落差感”。這種落差感無疑會讓順豐速運的形象大打折扣。
同時,行業的內卷下,順豐業務成本承壓,開始對消費者進行收割,極大損害消費者體驗感。
以豐巢為例,順豐豐巢快遞柜從免費到收費的變化,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不滿和爭議。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這種變化無疑是對消費者的一種傷害。
在快遞業競爭激烈的當下,消費者對于快遞服務的價格和便捷性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過去的免費時期,順豐豐巢快遞柜的使用頻率較高,快遞包裹也相對較多,這為順豐提供了更多的服務數據和用戶反饋,以便進一步優化和提升服務質量。而現在,由于收費的原因,消費者使用頻率可能會下降,導致順豐豐巢快遞柜的服務范圍與服務質量受損。
并且,多元化的模式,也不斷地拖累順豐服務形象。根據媒體報道和用戶反饋,順豐旗下的同城近年來投訴頻發,涉及到訂單配送延誤、服務質量差等問題。
同時,據公開數據顯示,順豐同城的成本比美團、蜂鳥高,這也是業內公認的事實之一。此外,順豐同城的市場份額也遠遠落后于美團、蜂鳥。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順豐同城的市場份額僅為5.5%,而美團、蜂鳥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3.0%和23.7%。
從商業模式中不難發現,順豐同城的“燒錢”的商業模式存在明顯的問題,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差,這也是其頻繁被投訴的重要原因。雖然順豐是國內快遞物流領域的知名品牌,但在同城配送這個領域上卻未能建立起優勢。
這說明在商業活動中,企業不能單純追求規模、名聲等表面的指標,而應該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客戶體驗等內在的價值。正如中國古代文化名言所說,“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只有不斷追求更高質量、更優服務,才能在競爭中取勝,而順豐“精益求精”服務精神卻在逐步地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