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于指數走出緩慢上漲趨勢的股票值得關注?!?/b>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榮昌生物發布2022業績預告,預計將虧損約9.71億元,公司仍舊在虧損的路上掙扎。
1、本想開張就起飛,但穩定盈利仍尚早
榮昌生物專注于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抗體融合蛋白、單抗及雙抗等治療性抗體藥物領域,為自身免疫疾病、腫瘤疾病、眼科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提供安全、有效、可及的臨床解決方案。
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榮昌制藥(出資占比65%)和公司現任核心技術人員房健民(出資占比35%)共同成立。經歷十幾年的發展,直到2021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才有產品進入商業化。
其中,公司兩款核心產品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分別于2021年3月、6月在國內附條件批準上市,進入商業化初期階段。按照預期,公司收入將逐季放大。不過,由于這兩款藥品上市時間短,就近一年披露數據來看,公司各季的營收同比增長有所放緩。2022年前三個季度營收5.696億元,同比增長約397倍。
而在公司最近發布2022年的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凈利潤同比上期將出現虧損,實現凈利潤約-9.71億元。由于一般在業績預告中不會披露商業化產品的銷售情況,不過大致猜測,榮昌生物2022全年商業化產品放量并不理想。
另外,公司研發費用逐年增長,不斷拓展在研產品管線,使虧損進一步放大。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7.11億元,2022年9月末研發費用6.63億元。
2、直面競爭壓力,研發能力扎實
截至2022年6月末,榮昌生物研發管線的候選藥物共16個。公司研發人員891人,占總員工數的51.35%,其中,以房健民、傅道田為帶頭人的核心技術人員中博士50人,碩士409人。公司在國內創新藥頭部公司中,有著非常扎實的研發能力。
房健民自2009年起擔任上海同濟大學生命科學和技術學院分子醫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是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2008年10月至今擔任榮昌生物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傅道田在生物藥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方面經驗較多。
另一位核心技術人員何如意,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及國家藥監局擁有近20年決策和管理經驗。
(來源:公司2022年半年報)
泰它西普作為榮昌生物首個商業化的產品,目前適應于7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該藥的適應癥除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在國內進展最快,于2021年3月在國內商業化。其他適應癥大都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泰它西普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葛蘭素史克的貝利尤單抗2020年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據藥智網數據顯示,貝利尤單抗的單支價格755元/120mg、相比之下,榮昌生物泰它西普單支2586元/80mg則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
不過,根據泰它西普在我國IIb期注冊性臨床試驗結果和公開數據,泰它西普對IgA、IgG及 IgM(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G/M)的降低效果整體優于貝利尤單抗的降低效果,且有效劑量相對更低(非頭對頭試驗)。所以價高是有原因的。
維迪西妥單抗作為首個國產ADC藥物,以腫瘤表面的HER2蛋白為靶點。不過只獲批了胃癌、尿路上皮癌兩個適應癥。其中胃癌適應癥進展最快,于2021年6月在國內商業化,目前該藥用于胃癌的三線治療。
根據研究數據,截止2021年,全球有30個靶向HER2的ADC藥物處于臨床階段,其中23個仍在取得良好進展,靶向HER2的ADC的臨床失敗率相對較低(23.3%),可見HER2是非常理想的靶點。同時,市場競爭也很激烈,已有三家獲準上市。
而至于公司第三個核心產品RC28,還處于早期的臨床試驗階段。
3、A股風險溢價高
以2023年2月13日收盤價計,榮昌生物A股股價85.58元/股,港股股價60.55港元/股。相對于H股的定價,公司A股股價獨立于相關重要指數走出了緩慢的上漲趨勢,這很符合A股投資者心目中對百倍股的追求,也表明A股投資者對公司的樂觀情緒。
相對的,港股投資者就較為謹慎。由于同股同權但不同價,榮昌生物A股股價是H股股價的1.4倍,H股股價是A股股價的0.7倍。從公司溢價率(H/A)負值擴大來看,A股的風險溢價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