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金龍羽(002882)實現3連板,股價站上18.24元/股。2月10日,金龍羽開盤漲0.05%,報18.25元/股。上一次,金龍羽股價達到這個水平還是2017年,是什么讓金龍羽“起死回生”?
答案是“固態電池”,近期因固態電池又下一城,板塊十分活躍。起因是,贛鋒鋰業(002460)旗下贛鋒鋰電稱其在固態動力領域獲新突破,搭載贛鋒鋰電三元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SUV賽力斯-SERES-5規劃于2023年上市,截至1月份,賽力斯SERES5已獲得訂單2萬臺。致使固態電池熱度陡然上升。
(資料圖)
近期,有多家公司表示正在加速布局固態電池,包括東風汽車(600006)表示,目前正在研發的第二代固態電池,預計將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搭載,屆時整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長安深藍也表示,開始加速半固態電池研發,目前已經進入工程化研發階段,2025年將搭載整車應用。除此之外,金龍羽也是其中之一。
金龍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固態電池項目仍處于研發階段。半固態電池是公司推進固態電池項目研發工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截至目前,固態電解質、半固態電芯已進入中試試驗。
此前,金龍羽籍籍無名,機構持倉比例較低,券商研報極少。截止2022年前三季度,在前10名股東持股中,僅有新余賽瑞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證券(600030)股份有限公司2家機構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0.36%、0.2%。在研報關注上,從東方財富(300059)的研報數據庫來看,最近一期還是2017年的“新股詢價報告:金龍羽”,上市后沒有收到來自任何一家券商研究所的點評。值得注意的,近期固態電池如此火熱,也未有券商對金龍羽有所提及。
實際上,此前金龍羽正式宣布進軍固態電池的時候,就曾受到質疑,深交所向金龍羽下發過《關注函》,是否存在“蹭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但金龍羽表示,真的不是炒作,公司一直在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金龍羽2021年8月與重慶錦添翼簽訂合作協議,在重慶設立研發中心,建設固態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中試線。若中試結果達到產業化條件,雙方則設立合資公司。研發成果歸屬與錦添翼共有。
對于金龍羽來講,固態電池確實是其突破的希望。金龍羽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電線電纜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線和電纜兩大類。但國內線纜行業集中度低,市場份額較分散。單家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都比較低,前10名的企業加起來占有率應該也不到10%。且依據電線電纜業務營業收入劃分,與寶勝股份(600973)、起帆電纜、遠東股份相比金龍羽的規模也較小,成長空間有限。
圖:寶勝股份、起帆電纜、遠東股份、金龍羽營業收入對比
而新能源市場確實是一個好的賽道。近年來,新能源車快速發展,上下游產業鏈都備受市場和資本關注,大部分公司都出現業績高增,股價也隨之出現暴漲。例如,寧德時代(300750)、贛鋒鋰業、比亞迪(002594)、億緯鋰能(300014)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有明顯提升。
圖:寧德時代、比亞迪、贛鋒鋰業、億緯鋰能凈利潤增長
而金龍羽的固態電池賽道,更是新能源鋰電池未來發展的主流。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因使用固體電解質替代了傳統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及隔膜,所以相較于現有的液態電池在安全性、低溫可靠性和能量密度都有較大提升。目前眾多車企巨頭也都在布局,包括豐田、大眾、寶馬、福特等。
但不可回避的是,雖然固態電池前景廣闊,但量產之路,卻比較遙遠。固態電池的工藝比較復雜,技術要求和制造成本高,至今仍沒有走出實驗室階段,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大規模量產應用。而現在在市面上使用的固態電池其實并非“真”全固態。
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此前也表示,現階段全固態電池里面仍有科學難題還未解決,如固態擴散和液態擴散難度不是一個數量級,沒徹底解決之前很難從根本上做好。公司已經可以做出固態電池樣品,但是距離實現固態電池商業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光大證券(601788)研報稱,全固態電池還有離子電導率低導致性能變差、成本高昂等缺點有待解決,而半固態電池由于高安全性、長壽命與良好的經濟性,成為液態電池向全固態電池過渡的產品。2022年蔚來發布ET7、東風發布E70、嵐圖發布追風等搭載半固態電池的車型,預計半固態電池的商業化轉折點會在2024-2025年,2030年全固態電池實現商業化應用。固態電池將優先從高端應用市場開始商業化,例如無人機、醫用等領域,逐步向動力及消費電池領域擴展。
華福證券認為,國內在固態電池領域研究、產業化方向包括半固態、氧化物全固態、硫化物全固態等多路線,其中半固態方案有望率先實現產業化應用,關鍵在于解決正負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界面接觸的導電性問題,部分材料企業推出電極材料+電解質包覆方案。電解質、固態電解質膜等主材與現有體系相比變化較大,建議持續關注跟蹤。
而固態電解質正是金龍羽中試線項目之一。可見,金龍羽未來機會還是很大的。不過,路也還很長,效果還有待觀察。去年12月,金龍羽在調研活動中表示,電解質第一批樣品已經測試,指標較為理想;第二批尚未出測試結果。目前做的是內部測試,尚未有對外送樣的時間安排。同時,金龍羽還表示,由于研究開發過程中存在不確定因素較多,公司無法預計具體進度。
從金龍羽的業績來看,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歸母凈利潤預計為2.05億元~2.5億元,同比增長297.24%~384.43%。
似乎看起來有不錯的表現,但實質上凈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受大客戶恒大集團債務危機影響,計提大額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及其他應收款減值損失,導致上年同期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而本次不存在計提大額減值損失情況。而與2020年凈利潤相比,其實并沒有太大改變,相較于2019年還有所退步。
圖:金龍羽凈利潤變化
與此前相比,金龍羽自進入固態電池賽道后,研發費用倒是有大幅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1440.84萬元,同比增長199.73%。不過,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仍較低,僅為0.47%。雖然金龍羽固態電池產品還未形成,但已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包括新宙邦(300037)、多氟多(002407)、天賜材料(002709)等都有相關的業務。金龍羽與之相比,研發力度還有待提升。
固態電池將成為未來追捧的“寵兒”,金龍羽雖然一面正在積極布局,但另一方面,在股價持續在拉升的同時,其董事、高管卻在減持。昨天,金龍羽公告稱持股0.052%的董事、副總經理夏斕擬自該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6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013%。持股0.069%的副總經理馮波擬自該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7.5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017%。減持原因為“個人資金需求”,但有股民發出質疑,“高管都不認可公司股價,走為上策”。
圖源:金龍羽股吧
而這一幕,好像似曾相識。去年金龍羽宣布涉足固態電池時,也收獲了四個漲停板,連續漲停之時,持有公司3167.3萬股的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鄭會杰,宣布計劃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32.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1%。減持原因同樣是“個人資金需求”,同樣的時間節點,同樣的需求,這不會是一種巧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