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以來,至今,震有科技提交的三份年度答卷,相比上市前的業績,可謂“節節敗退”。歸母凈利潤方面,其中2020年度同比下滑近三成,2021年直接虧損1.02億元,而2022年更是預虧1.93億元。二級市場層面,震有科技自上市以來,其股價至今整體大跌近七成,同時持續“破發”至今更是一年有余。
(資料圖)
上市后業績卻變臉
三年兩度億元虧損
作為成立于2005年、以“通信系統設備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的企業,震有科技自2020年7月22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以來,業績突然變臉。即上市后對外披露的年度財報、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43億元同比下滑29.40%、虧損1.02億元、預計虧損1.93億元。
而上市前三年,震有科技不管是營收還是凈利潤,整體增長明顯,即2017年至2019年, 真有科技的營收分別為2.62億元、4.79億元、4.2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9億元、0.60億元、0.61億元。
為何上市后,震有科技盈利開始走下坡路,甚至連續兩年出現虧損(其中2021年虧損1.02億元,2022年預計虧損1.93億元。)
據震有科技2020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43,110,574.71 元(約0.4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29.40%,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33,488,683.68 元(約0.3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2.23%,主要原因系應收賬款回款稍緩,計提壞賬準備及外幣應收賬款的匯兌損失增加所致。
對于虧損的原因,據震有科技2021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01,529,634.56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35.51%,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4,357,477.87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441.48%,主要原因系公司人員規模增加,員工工資薪酬增長,辦公差旅等費用相應增加所致。
根據報告,2021年期間,震有科技研發技術人員增至 530 人,研發人員比例為 52.53%,研發費用為 12,239.30萬元(1.22億元),較上年 6,828.83 萬元增長 79.23%,主要圍繞公司的主營業務 5G 端到端的產品解決方案以及新一代智慧應急、智慧城市、智慧礦山、智慧園區和工業物聯網等一系列解決方案加大研發投入。其中,研發人員數量增加導致研發投入總額相應增加。2021年期間,震有科技的研發人員較上年同期增加研發人員 156 人,同比增加 41.71%。數據顯示,2021年度,震有科技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為28.05萬元,比上一年同期的24.32萬元增長15.34%。
而對于2022年的業績預虧,震有科技提及兩點,第一,為滿足公司的持續長遠發展,公司加大研發和市場開拓力度,公司國內外的中標項目和在手訂單取得了較大增加,但受疫情多地爆發及管控等因素影響,合同執行進度總體放緩,交付周期延長,項目執行成本上升,部分項目延遲交付,導致 2022 年度營業收入和營業毛利未取得預期增長,毛利增長額不能覆蓋研發和銷售費用投入;第二,受近年來國內外疫情等的影響,客戶的回款周期延長,導致公司應收款項余額及長賬齡款項有所增加。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既定會計政策計提相應的預期信用損失,本年應收賬款(含合同資產)預期信用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4,200 萬元左右。
股價整體暴跌近七成
“破發”持續多時
或受業績下滑、虧損等上市后出現的“變臉”業績,震有科技的股價表現亦不盡人意。
據同花順(300033)數據,自2020年7月22日上市以來,截至今日即(2023年2月8日),震有科技股價整體下跌超60%。若按照收盤價來算,即2020年7月22日當天收盤價即41.92元/股(向前復權),截至2023年2月7日當天的收盤價即12.84元/股,震有科技股價整體下跌69.37%。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震有科技股價“破發”已經一年有余。公開資料顯示,震有科技發行價為16.25元/股,而同花順的數據記錄顯示,自2021年9月27日至今,震有科技股價一直處于發行價以下。
針對股價的大跌,有投資者在上證e互動上提問“貴公司自2020年7月上市至今已有2年零2個月了,股價持續新低,給投資者帶來嚴重虧損,公司人氣跌入冰點,這樣下去明年大概率成為科創板第2家“*ST震有”,請問:后續公司準備采取哪些措施來止跌挽回損失?吳董事長是否考慮過退位讓賢引入有強大實力的戰略合伙投資企業挽救公司?”
震有科技回復表示,股價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宏觀環境、行業政策、公司經營情況、投資者偏好等因素,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將專注主營業務,控費降本增效,加大銷售推廣及客戶開發力度,拓展市場及客戶資源,努力提升公司的經營業績。
終止募投項目遭問詢
曾延長預定可使用時間
作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一員,起初,震有科技的募投項目備受包括市場、投資者、監管的關注。
然而,上市不到兩年的時間,震有科技隨即公告擬終止募投項目“產品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2022年5月28日。震有科技公告,擬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簡稱“募投項目”)“產品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未使用的募集資金8,198.00萬元用于收購杭州晨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即擬收購杭州晨曉40.99%股權,交易對價為8,198.00萬元,使用募投項目“產品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未使用的募集資金。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持有杭州晨曉55.99%股權,杭州晨曉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終止原募投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根據《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以下項目:下一代互聯網寬帶接入設備開發項目、5G 核心網設備開發項目、應急指揮及決策分析系統開發項目、產品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
其中,“產品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原計劃總投資10,013.09萬元,項目建設期為12個月,原計劃于2020年9月開工,2021年8月完工。然而,震有科技披露的實際情況卻并未達到預期。震有科技表示,由于項目的選址需要考慮眾多因素,且項目用地審批和規劃建設的時間較長,為保證募投項目質量,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公司于2021年8月17日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第二屆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期的議案》,綜合考慮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等因素,決定將募投項目“產品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延長至2023年8月。
截至2022年5月25日,公司募投項目“產品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已投入1,967.18萬元,投資進度為19.65%。其中,研發投入已使用1,243.05萬元,占比高達63.19%(其中人員工資1,028.68萬元,占比82.75%)。顯然,在該項目上,震有科技花了大部分的錢在研發投入上,并且絕大部分花在了人員工資上。
至于終止該募投項目,震有科技給出了三點理由:原募投項目繼續實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標的項目的實施優勢。
筆者注意到,震有科技對杭州晨曉的股權投資始于2020年12月,即上市當年。公開資料顯示,2020 年 12 月 4 日,震有科技召開總經理辦公會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使用自有資金收購杭州晨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的議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3,000.00 萬元現金收購杭州萬隆光電(300710)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隆光電”)持有的杭州晨曉 15%的股權。同日,萬隆光電與震有科技、自然人李明偉、一村資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村資本”)、昆山根誠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根誠投資”)及自然人王志駿、劉艾、梅永洪簽署了《關于杭州晨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萬隆光電將其所持杭州晨曉 15%、15%、5%、2.99%的股份分別轉讓給震有科技、李明偉、一村資本、根誠投資,受讓方均以貨幣方式支付轉讓款。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上述的股權投資,上交所曾發函質疑,為何在連續三年經營現金流為負的情況下,仍要進行大額的股權投資。據上交所《關于對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部分募投項目及收購杭州晨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權事項的問詢函》,公司 2021 年實現營業收入 46,429.46 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435.75 萬元;公司 2022 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6,524.73 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783.04 萬元,虧損幅度較去年同期持續擴大。同時,2021 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3,013.03 萬元,連續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
為此,上交所提問震有科技“在此背景下,請公司:(1)說明在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資金需求較大的情況下,本次進行大額股權投資是否符合公司利益及其必要性;(2)結合相關財務指標情況,說明本次收購支付現金對價是否會對上市公司短期及中期流動性造成壓力,以及是否可能對公司的財務狀況、資金周轉、項目研發、日常經營等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震有科技多次公開披露上述標的公司即杭州晨曉的優勢,不過,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度,杭州晨曉年度凈利潤虧損超300萬元,營業利潤虧損超200萬元。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上交所、同花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