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來,省、市、縣三級人大以上下聯動的方式,對就業促進法的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本次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在聽取市政府關于就業促進法執行情況報告、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報告的基礎上,對全市就業促進工作開展專題詢問,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方式,著力推動就業促進法貫徹實施,力推我市就業促進工作高質量發展。
專題詢問會上,12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網友,聚焦就業工作熱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直言不諱,開門問政,問詢人直指要害、直奔主題,應詢人直面問題、直截了當。一問一答,監督有“剛性”、回答有“干貨”。
“早”
政策盡早發力
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穩、人心暖。
“我市在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助力共同富裕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成效如何?”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今年來,市政府開展穩就業惠民生攻堅行動,全市共返還、發放、減征社保相關資金63.36億元,惠及企業139.72萬家次,并通過‘免申即享’的方式,經辦流程應簡盡簡,資金撥付能快盡快,不斷增強市場主體應對困難的底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著力穩定擴大就業崗位,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推進創業帶動就業,促進就業服務提質,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打出了一套保市場主體、穩就業崗位的社會保險助企紓困政策“組合拳”,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保就業既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持久戰。如何在抓好頂層設計、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共同富裕過程中,體現就業優先理念、保障就業形勢穩定?
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今年出臺的《杭州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2年)》提出了“就業管理和服務”“創業服務”“就業援助”等12條具體標準,進一步夯實了我市就業服務管理基礎性政策。“市發改委協調職能部門落地一攬子配套政策,為企業紓困送上‘及時雨’。截至8月30日,已經通過‘親清在線’平臺兌付各類扶持資金274億元,為全市經濟大盤的穩定、為全市就業形勢的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復雜局面和多重挑戰下,需要各項政策協同發力,積極拓展新的就業空間,穩定和擴大就業。今年以來,杭州密集出臺政策舉措,希望通過“真金白銀”的政策幫助盡可能多的市場主體挺過難關、留住崗位。市財政局負責人說,“我們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兩端同步發力,需求端實施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政策,重點幫助企業降低用工成本和吸引人才。供給端實施就業見習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重點培養適應新業態需求的技能型勞動者隊伍,著力提升各類人群就業能力。”
“暖”
解決燃眉之急
帶著感情和責任
保住重點群體就業
重點群體穩,則就業大局穩。這就需要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穩就業重中之重。市人力社保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共引進35周歲以下大學生26.14萬人,其中應屆高校畢業生10.43萬人,杭州通過落實政策支持、開發拓崗招聘、公共崗位吸納、鼓勵創業帶動、困難幫扶兜底等方式,帶著感情和責任,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支撐,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急難愁盼問題。
有常委會委員提問,如何立足部門職責,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目前,杭州建立了“創客—市雛鷹—省科小—國高企—省小巨人—省領軍”的梯度培育體系,以“創業孵化”帶動“就業”。
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仍然不高,職業教育適配性不強、高技能人才短缺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職業教育如何更好契合市場需求?網友“西瓜醬”的留言也得到了詢問會現場的回答。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職業院校主動對接杭州產業地圖,優先向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傾斜。2021年,在杭高職院校中,6所學校開設“大數據技術”專業,7所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4所開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我們將加快構建多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做好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工作,離不開精準的公共就業服務。杭州將勞動年齡段內登記失業人員中的低保低邊家庭成員、殘疾人等5類人員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范圍,通過落實促進就業政策、實施精準服務計劃和開展專項活動等手段拓展就業渠道。同時,保障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勞動權利,持續暢通女職工維權渠道,有力保障女職工合法權益。
隨著鄉村振興產業的發展,電商、農文旅項目運營管理等專業人才較為短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提問,如何進一步加強對“農創客”的政策指導和援助幫扶?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杭州實施萬名“農創客”培育工程,優化青年人才下鄉創業創新環境,累計引育“農創客”4028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和高素質農民6800名。“我們將聚焦全方位引育、服務、激勵,加大政策支持,打造一支扎根鄉村、熱愛‘三農’、富有‘雙創’精神的農創客隊伍。”
“準”
瞄準市場
促進就業供需匹配
保障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
做好就業工作,既要有“兜底”意識,也要有系統思維,著力促進供需適配。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中發現,受主城區生活成本、高端產業人才需求、用人結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就業市場“崗缺人”和“人崗不匹配”現象并存。
會上,有常委會委員提問,針對“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現象,在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市人社局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通過精準開展就業服務,破解“人崗不匹配”問題。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技能素質,破解“供需不匹配”問題。“通過這些舉措,我市就業結構性矛盾得到了一定緩解,今年1—7月,我市城鎮新增就業19.8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9.52%。”
創業是就業之源,靈活就業是就業的“蓄水池”。在新形勢下,靈活就業對于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意義更非同往常。市人社局負責人說,靈活就業是重要就業渠道,但也存在著就業關系界定難、勞動權益保障難、行業監管難等問題。“我們將加強協同形成政策合力,強化保障維護合法權益,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截至目前,已有10981名外省戶籍靈活就業人員辦理了養老保險參保,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政策制度。”
做好就業服務和管理問題也是詢問熱點。市人大常委會在執法檢查中發現,我市基層就業平臺工作人員配備不足,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市人社局負責人說,將進一步深化就業數字化改革,打造杭州“數智就業”品牌,不斷提升人崗匹配率、對接成功率,推動服務理念從“坐等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服務方式從“線下服務為主”向“線上線下智能服務”轉變,服務體系從“各自為政”向“流程標準統一”轉變,以服務的提質增效促進高質量就業。(記者 鄭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