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組開業一年的山西銀行發布首份年度成績單。年報顯示,2021年,山西銀行實現營業收入為27.05億元,凈利潤虧損46.73億元。
作為合并重組后成立的新銀行,未能在開業首年取得立竿見影的“效益”,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銀行重組改革不是簡單的拆分合并,需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還需要處理好重組后新機構的定位及發展問題。
凈利潤虧損46.73億元
【資料圖】
資料顯示,山西銀行于2021年4月28日掛牌開業,以原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為基礎,通過新設合并方式設立的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
今年6月末,山西銀行披露開業以來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山西銀行資產總額2961.82億元,負債總額2762.57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1614.25億元。
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山西銀行實現營業收入為27.05億元,凈利潤虧損46.73億元。重組開業首年虧損40多億,山西銀行表示該行為前瞻性消化風險,主動處置歷史遺留問題,根據會計準則及監管要求補提減值準備48.15億元,如剔除補提撥備影響,該行實現撥備前利潤9.75億元。
據山西銀行披露,2021年該行通過清收、轉讓、重組等方式累計化解風險資產125.99億元。不過,截至2021年末,山西銀行不良率仍達3.29%,高于同期城商行整體水平1.9%,撥備覆蓋率151.14%,低于同期城商行整體水平188.71%。
資本充足水平方面,截至2021年末,山西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07%、10.2%、10.2%。
山西銀行表示,2021年總體經營結果符合合并新設首年經營發展預期,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遠超監管要求,滿足中長期健康發展要求。
重組后如何實現良性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銀行并非開業首年出現虧損的銀行個例。此前,于2021年6月成立的遼沈銀行,吸收合并原營口沿海銀行和遼陽銀行后,披露了開業后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74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1.9億元。凈利差和凈息差分別為-1.51%和-1.23%。
遼沈銀行稱,該行營業收入為-4.74 億元,主要是息差倒掛導致。將持續促進資產負債結構優化,降低付息成本,拓展收入渠道,改善息差水平。
針對合并重組銀行凈利潤出現虧損的情況,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表示,一般來說,進行并購重組的機構原有業務效益都不太好,并購后效益仍然維持現狀的可能性較大,也比較正常。另外,目前重組的銀行基本屬于完全相同的領域的并購,缺乏一些互補性,沒能揚長補短。
那么,如山西銀行、遼沈銀行這類合并重組后的銀行該如何實現良性發展?“對于并購重組來說,更重要的是后期管理,簡單的物理結合之后,必須產生化學效應,才會有成果”安光勇補充道。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則認為:
一是要明確發展方向,合并重組涉及到各項資源的整合,并購重組前各家銀行的優勢與資源不盡相同,需要梳理思路、聚集優勢,而不是化作散沙一團;
二是要優化人員管理,原有銀行的各部門、領導干部、基層員工、公司文化等都存在差異,如何發揮合并重組后的公司架構優勢,最大化人員配置效率,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