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綠色發展理念與“雙碳”目標的執行,綠色金融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成為當前金融業普遍關注的焦點。
日前,銀保監會印發《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金融,并將ESG(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在支持實體經濟綠色發展的同時,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資料圖】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我國保險業也在不斷探索著綠色保險實踐的路徑。據不完全統計,保險資金通過債券、股票、資管產品等方式投向碳達峰碳中和和綠色發展相關產業的賬面價值超過了1萬億元。
綠色保險產品加速創新
綠色保險是指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高效利用的保險風險管理服務和保險基金支持。綠色保險主要包括兩部分:從保險公司的負債端來看,是指綠色保險產品及服務;從保險公司的資產端來看,是指保險資金綠色投資。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環責險”)是綠色保險最具代表性的險種,在我國已發展多年。近年來,隨著綠色保險相關政策密集出臺,險企探索環責險的腳步也逐漸加快,并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果。
例如,人保財險不斷跟進環責險試點工作,不斷推出多個全國性、地方性的環責險產品。2021年,人保財險共為9283家企業提供了174億元環境責任風險保障;中國太保(601601)目前已實現環責險全國覆蓋,截至2022年4月底,已承保環責險項目8000多家次,提供環境污染風險保障金額超過126億元;為降低污染事故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中國人壽(601628)財險沿黃河流域9家分公司積極推進環責險,目前已承保企業1400余家,承擔風險保障超45億元;2021年,太平財險為全社會提供環責險、巨災保險、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信貸等保險保障超3081億元。
除環責險外,針對綠色建筑、綠色交通、氣候治理等方面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涌現,綠色建筑保險、新能源汽車保險、碳排放配額質押融資保險等,正在形成“百花齊放”的態勢。據中保協統計,2018年至2020年,保險業累計為全社會提供了45.03萬億元保額的綠色保險保障,支付533.77億元賠款。其中,2020年綠色保險保額18.33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6.3萬億元,年均增長23.43%。
(圖片來源:中保協《保險業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推綠色發展藍皮書》)
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領域
各大險企不僅通過綠色保險產品體系來支持綠色金融發展,更以長期投資者的身份將綠色發展理念納入投資管理決策,以債權投資、股權投資、資產支持計劃、產業基金等形式,參與綠色項目投資建設,引導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領域。
銀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制度處處長杜林,在今年5月26日舉行的PRI碳中和與可持續投資論壇上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保險資金通過債券、股票、資管產品等方式投向碳達峰碳中和和綠色發展相關產業的賬面價值超過了1萬億元。公司通過債權計劃、股權計劃組合類產品等方式踐行ESG的投資理念,為包括綠色產業在內的實體經濟提供長期的資金支持。
(資料來源: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官方報道等)
在為綠色產業、綠色技術的發展提供保險資金支持的同時,保險業將ESG理念納入自身治理體系和風險管理流程,通過觀測企業ESG評級來評估投資對象在綠色環保、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貢獻,對企業是否符合長期投資作出判斷,在推送經濟可持續發展,有效防范風險與獲得投資收益間尋求良性平衡。
例如,在投資決策方面,中國人壽就將ESG投資理念作為重要考慮因素。2021年8月,中國人壽成立投資管理中心責任投資及資產配置委員會,在另類投資委員會評估項目增加ESG評估環節,加強綠色投資支持。2021年,中國人壽全年新增綠色投資規模超過500億元,累計綠色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加4倍。
綠色保險存較大發展空間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預計2030年前,中國碳減排需每年投入2.2萬億元;2030到2060年,需每年投入3.9萬億元。“雙碳”目標下,未來40年我國減碳壓力將催生與之相對應的巨大的綠色投資需求,每年在碳中和方面的投資將是萬億級以上。
“綠色保險在傳統產業結構升級、構建綠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市場化風險管理作用,未來存在較大發展空間?!逼桨卜倾y在研報中指出,盡管我國綠色保險相關政策不斷出臺,但主要以規范性文件和指導建議為主、企業投保意愿有限;同時,綠色保險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險企經營成本高、難度大,保險產品以環責險為主,其他險種較少。
展望未來,平安非銀認為可通過以下五方面舉措推動綠色保險發展:一是加強制度建設,為以環責險為主的綠色保險的推廣提供法律基礎和保障。二是運用目錄式管理,結合強制保險+自愿保險的模式,明確責任歸屬。三是通過政策支持和各類補貼加大對綠色保險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強科技賦能綠色保險,推動保險業深度參與環境風險管理。五是險資積極參與綠色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