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舒泰神(300204)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及2022第一季度報告。從財報來看,舒泰神正陷入虧損不斷擴大、營收結構單一的困境。被寄予厚望的在研產品——新冠重癥治療藥物還處于臨床實驗階段,上市后能否成為其未來增長點,還是未知。
凈虧損1.37億元,創上市以來最大虧損
從財報來看,增收不增利是舒泰神最大的困擾。
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舒泰神在營收上有了新的增長。其中,2021年,舒泰神實現營收5.84億元,同比增長37.41%;2022年第一季度,舒泰神實現營收1.23億元,同比增長6.83%。
不過,這是在2020年較低的營收基數上實現的增長。從近五年來看,舒泰神的營收規模在逐年下滑,2021年營收雖然有所增長,但還沒有達到2019年之前的營收水平。
然而,伴隨著營收的增長,舒泰神并沒有擺脫虧損的困境。2021年,舒泰神凈虧損1.37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3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022年第一季度,舒泰神凈虧損2440.9萬元,2021年同期凈虧損為1990.8萬元,虧損同比擴大。
實際上,從近五年來看,舒泰神的凈利潤也在不斷下滑。2017年,舒泰神的凈利潤為2.63億元,為近五年最高,但自2018年起,盈利能力不斷下降,直到2020年,舒泰神出現了上市以來的第一次凈虧損。
這幾年,舒泰神發生了什么?為何盈利能力持續減弱?
根據財報,舒泰神的主要營收來源是兩款產品,分別是創新生物藥物蘇肽生(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和全國獨家品種舒泰清(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IV))。
然而,一方面,近幾年,舒泰神的主營產品——蘇肽生銷售額逐年減少,造成了營收下滑;另一方面,逐年增長的研發費用,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這兩方面原因造成了舒泰神虧損的主因。
蘇肽生“風光不再” 五年銷售額減少9.78億元
蘇肽生于1995年開始研發,2006年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并開始上市銷售。適應癥為“具有促進神經損傷恢復的作用,用于治療視神經損傷”。
作為神經生長因子領域的創新藥,蘇肽生一度十分“風光”。它是我國神經生長因子領域第一個國藥準字號產品,并且是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藥。2016年,舒泰神分別取得蘇肽生新增“糖尿病足”和“創傷性周圍神經損傷”適應癥的臨床批件。
然而,好景不長。受行業政策以及醫??刭M等因素影響,從2017年起,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mNGF)市場規模逐步縮微。2009年被納入醫保目錄的鼠神經生長因子,在2017年版醫保報銷范圍被調整,限定為外傷性視神經損傷或正己烷中毒。
這直接導致2018年蘇肽生銷售收入不甚理想。這一年,蘇肽生實現營收5.45億元,較2017年下滑43%。
然而,2019年,蘇肽生被列入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緊急著,蘇肽生又被調整出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這直接導致蘇肽生2019年營收僅實現3.43億元,同比下滑37%。
另一款產品舒泰清雖然自2020年起,首次超過蘇肽生的營收規模,成為舒泰神的營收主力。但是相對于蘇肽生能夠創造出2017年高達11億元的營收規模相比,舒泰神的營收規模較小。近五年,舒泰清最高年營收也僅為4億元規模。
在產品功效上,不同于蘇肽生,舒泰清的適應癥為用于治療功能性便秘;用于術前腸道清潔準備,腸鏡及其它檢查前的腸道清潔準備。它于2004年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并開始上市銷售,2019年被列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舒泰清銷售量也受到影響,當年實現營收2.86億元,較2019年下滑10%。
然而,過度依賴兩款產品,導致舒泰神的營收結構單一,造成的結果便是受產品的影響較大。除上述兩款產品外,舒泰神還有舒唯欣、阿司匹林腸溶片等化學藥品,但是這幾款產品收效甚微,2021年僅貢獻了510萬的銷售收入。
在此背景下,舒泰神急需發展出新的產品,為其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近幾年,舒泰神一方面通過縮減銷售費用,提升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也在加大研發投入。
近五年,舒泰神的營銷費用已經從2017年的最高值9.2億元縮減至2021年的2.9億元;研發費用則逐年增長,2021年研發費用為3.6億元,較2017年的0.9億元增長了293%。
雖然逐年增長的研發投入確實給舒泰神帶來了一些研發成果。但是,從專利數量的增速上看,僅實現了翻倍增長,不及研發費用的增速。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擁有102件專利,較2017年增加了52個。
不過,舒泰神所處創新生物藥行業不僅僅需要考驗管線布局,更涉及到技術開發能力、臨床效率、產品產業化能力和商業化能力等綜合實力考量。這也意味著高研發不代表高回報。
但是,從主要在研項目來看,舒泰神手里還有“好牌”可以打。根據財報,2021年,舒泰神共有6個一類新藥對應的9項適應癥正在開展臨床試驗。
其中,備受關注的針對新冠重癥患者的免疫抑制類藥物,或許會有給舒泰神帶來新的轉機。
新冠重癥治療藥物能否成創收“黑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舒泰神單抗藥物管線圍繞補體系統,形成了以新冠重癥治療為核心的研發管線,在研項目 BDB-001、STSA-1002、STSA-1005均展開針對新冠重癥治療的臨床研究。
據了解,BDB-001注射液是一種針對Ca5靶點的單抗藥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該項目申請增加用于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降低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和用于新冠病毒肺炎感染所致重癥肺炎的治療2項適應癥的新藥臨床申請。
根據財報,目前,BDB-001注射液項目的進度是正在開展西班牙、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4個國家多中心II/III期臨床試驗。
此外,STSA-1002注射液項目、STSA-1005注射液項目也在2021年先后獲批并開展臨床實驗。此外,STSA-1002 注射液項目是舒泰神首個實現中美雙報雙批的項目。
根據財報,STSA-1002項目分別完成海外、國內首例受試者給藥;STSA-1005項目完成海外首例受試者給藥。
但是,對于BDB-001 注射液、STSA-1002 注射液、STSA-1005 注射液具體臨床試驗結果以及上市的時間,財報中并沒有披露。
對于在研發的新冠重癥治療藥物是否會成為舒泰神未來的增長點,還是未知。
一方面,新冠重癥治療藥物若是順利上市,確實存在著較大的利潤空間。從同行業來看,據醫藥魔方統計,截至 2021 年底,全球針對 C5 相關靶點的上市藥物數量僅為個位數,大多藥物處于在研階段,尚無針對新冠病毒的補體藥物上市。這意味著,舒泰神的新冠重癥治療藥物存在著很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國金證券(600109)也在研報中預測,在臨床試驗進展順利的前提下,關于新冠重癥治療藥物將于2022年末獲批上市,將會給予全年收入的10%。
另一方面,醫藥行業的產品從研發到上市須經歷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申報注冊、獲準生產等過程,具有投入大、環節多、開發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容易受到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
國金證券在研報中表示,BDB-001關于新冠重癥治療的臨床試驗處于II/III期階段,入組即將完成。如若此次臨床試驗結果不甚理想,和對照組相比,使用BDB-001 治療的實驗組未見到明顯成效,可能會出現研發失敗的風險,導致在研產品無法預期上市。
舒泰神也坦言,如果公司研發的新藥適應市場需求有限或不被市場接受,可能導致研發投入回報不匹配、經營成本上升,對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成長也會構成不利影響。
同樣,被寄予厚望的新冠重癥治療藥物能否支撐起新的利潤增長點,還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