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果茅”——立訊精密(002475),今年以來頻頻出手拓展橫向布局。
4月20日,公司公布針對港股上市公司匯聚科技的要約結果。截至4月19日,立訊精密的境外全資子公司LUXSHARE PRECISION共持有匯聚科技13.81億股股份,約占匯聚科技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0.95%。此次收購完成后,匯聚科技將被納入立訊精密合并報表范圍。
立訊精密表示,針對匯聚科技的收購行動,旨在從產品、客戶、市場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通信、醫療、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互聯產品戰略布局。對此,有券商指出,從中短期去看,立訊不論是在蘋果供應鏈、非手機等制造平臺的穩步擴張,還是在汽車電子、汽車ODM等長線布局,都有助于公司業績的遞增。
斥資11億收購匯聚科技 進一步完善戰略布局
4月20日,“果茅”立訊精密發布公告,披露了公司收購港股上市公司匯聚科技的最新進展。
年初,立訊精密曾公告表示,擬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以每股港幣0.8元的價格,收購Datatech Investment Inc、Time Interconnect Holdings Limited兩家公司持有的港交所上市公司匯聚科技的13.8億股股份。
3月17日,立訊精密表示,已向上述兩家賣方公司足額支付收購款合計港幣11.04億元,并完成相應股份交割。交割完成后,立訊精密境外全資子公司LUXSHARE PRECISION合計持有的匯聚科技股份比例,約占截至2022年3月16日收盤公司已發行股份的72.18%。
3月30日,立訊精密向匯聚科技發出強制性無條件現金要約,收購其所有已發行股份及注銷全部未行權購股權。
截至4月19日收盤,在完成相應股份接納后,LUXSHARE PRECISION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有匯聚科技13.81億股股份,約占匯聚科技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0.95%。
此次收購完成后,匯聚科技將被納入立訊精密合并報表范圍。需要注意的是,匯聚科技在2020年的營收僅為25.44億元,相較于立訊精密千億級別的營收規模,基本上不會對其年度業績造成顯著影響。
立訊精密此前曾表示,針對匯聚科技的收購行動,旨在從產品、客戶、市場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通信、醫療、汽車、工業等領域的互聯產品戰略布局。
資料顯示,匯聚科技是知名定制電線互連方案供貨商,擁有逾20年行業經驗,主要產品應用于電訊、數據中心、工業設備、醫療設備及網絡線纜等領域,具備相應的研發技術積累和運營管理經驗,與立訊精密深耕的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二者未來可相互進行賦能。
要約結果出爐后,匯聚科技股價在20日早盤持續拉升,截至收盤,公司股價漲幅達17.76%,報1.26港元/股,總市值24.5億港元。
橫向布局牽手奇瑞 進軍造車獲大行唱多
實際上,除了收購匯聚科技外,近來立訊精密在產業布局橫向拓展上動作頻頻。
2022年2月11日,公司高調官宣與奇瑞集團于蕪湖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雙方奠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據了解,立訊精密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并為立訊精密的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前沿的研發設計、量產平臺及出???,致力于實現其成為汽車零部件Tier 1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
在協議簽署當日,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與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協議約定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人民幣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
同期,立訊精密發布定增公告,擬非公開募資15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系統產品生產建設及5億元用于智能汽車連接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以進一步在智能化及新能源賽道上進行領先布局。
一時之間,“果鏈龍頭斥資百億開始造車”成為市場中最熱的話題之一。但實際上,立訊精密約十年前就對汽車業務進行了布局,其子公司立訊精密工業(昆山)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專注汽車精密連接業務,公司產品覆蓋連接器、線束、RSU、TCU等,并前瞻布局了新能源及高速高壓領域,2020年立訊精密工業實現凈利潤1.4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立訊此次收購的匯聚科技,恰巧在去年并購了GP工業的汽車配線制造業務,該公司是國內汽車配線市場主要生產商之一,具備配合日本、歐洲及美國汽車技術平臺的實力。
浦銀國際發表研報指出,立訊當前不論是中短期在蘋果供應鏈、非手機等制造平臺的穩步擴張,還是在汽車電子、汽車ODM等長期布局,都有助于公司業績的遞增。此外,公司與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有望借助汽車制造代工模式,為汽車品牌造好新能源汽車,并向頭部一級供應商方向發展。
3月中旬,立訊精密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及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1541.06億元,同比增加66.6%;實現歸母凈利潤70.72億元,同比下降2.12%。另外,2022年一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6.87億-17.54億元,同比增加25%-30%。
耐人尋味的是,在疫情反復、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立訊精密能交上這樣一份成績單,實屬難得,但卻沒能提振自身的股價走勢。截至4月20日收盤,立訊精密的股價相較此前高點已幾近“腰斬”,年內跌幅高達41.67%,市值蒸發超1600億元。
為提振市場信心,立訊精密在4月12日宣布,擬斥資2-4億元增持公司股份。不過,目前來看,對于實控人王來勝用“真金白銀”挽回信心的做法,市場似乎并不買賬,此后立訊精密的股價仍在繼續下探,4月19日大跌3.36%,4月20日跌1.2%。
對于一個日常成交額超千億的上市公司來說,僅幾億元“救急”資金的無疑像是將一塊碎石扔進汪洋之中,充其量只能看見一點水花。在立訊精密年報公布后,公司是否會有回購股份或大手筆分紅的動作以提振市場信心,或許是當前投資者較為期待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