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作為國內燕窩行業龍頭企業的燕之屋,高調官宣影視明星趙麗穎成為新晉品牌代言人。
此前不久,燕之屋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如其能成功過會,將有望摘得“燕窩第一股”的桂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家燕窩產業鏈上市公司。
燕窩曾經是普通消費者不敢奢望的高檔消費品,如今,在電商崛起、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浪潮下,燕窩的“高貴”身份逐步被打碎,當下正快速轉型為高端快消產品。在沖刺“燕窩第一股”的燕之屋的發展歷程中,這些變化均有所反映。
募資中1.9億補充流動資金 IPO前突擊分紅為哪般?
至今,燕之屋已成立近24年,多年來一直是內地燕窩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先后推出了以“碗燕”為代表的碗裝系列常溫即食燕窩、“燕之屋”系列鮮燉燕窩、溯源干燕窩以及燕窩粽子、燕窩月餅等燕窩產品。
得益于產品矩陣覆蓋面廣,燕之屋的營收得以快速增長。根據歐睿國際認證,在2017-2019年期間,燕之屋燕窩零售額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一;2018年-2020年期間,燕之屋的營收收入由7.24億增長至12.9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3.95%。
單看營收增速,燕之屋的增長可謂快速,但如果和行業水平相比,其營收增速略顯遜色。
根據國燕委發布的《2020年燕窩行業白皮書》,2020年中國燕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約400億左右,較2018年增長266.67%,年復合增長率為63.30%。
相比之下,燕之屋的營收復合增速僅為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的一半左右水平。從這點來看,燕之屋沒有把握住行業大發展的大好機遇。
另外,同期燕之屋的凈利潤由6330.66萬元攀升至1.22億元,增長幅度高達92.71%,燕之屋凈利潤的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較高的毛利率。其中,在2018年-2021H1期間,公司的綜合毛利率長期維持在5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遞交招股書之前,燕之屋于2021年4月份進行了5000萬現金分紅,直接導致2021年6月末貨幣資金余額較2020年末減少了19.70%。
燕之屋的凈利潤在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的增長,但這是否足以支撐上市前的大額分紅呢?如果以2020年的凈利潤計算,此次分紅行為的分紅率達到41.06%,高于多數業界其他企業的分紅水平。
令人質疑的是,燕之屋在招股書中稱,本次IPO募集資金中有1.9億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由此帶來的疑問是:既然燕之屋存在流動性補充的需求,公司為何又在上市前夕“突擊分紅”5000萬?
這一舉動背后到底所求是什么?值得投資者留意。
發力線上渠道見成效 營銷費用卻居高不下
目前,在國內燕窩行業,除了燕之屋外,還有同仁堂(600085)、小仙燉等品牌。由于行業門檻相對較低、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目前就整個行業來看,依然呈現出小作坊式企業眾多、代加工模式盛行等特點,因此,零售渠道對于各品牌燕窩企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
燕之屋選中的線上渠道作為其發力點。
2018年-2020年,燕之屋的線上渠道銷售收入由2.81億元增長為7.1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從38.92%提高到55.51%。其中,尤以京東和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的貢獻較大。
近年來,在燕之屋前五大客戶中,京東和唯品會多次上榜。在2020年中,京東平臺的銷售金額占比達到了8.78%,由此成為燕之屋最大的線上渠道。
燕之屋曾表示,為了適應電商的快速發展,使得新鮮燉煮燕窩能夠更高效、更快速地送達消費者,公司推出了“115℃鎖鮮精燉”、保質期較短的鮮燉燕窩系列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差異化的需求。
鮮燉燕窩單品銷售的快速成長,成為這一適應市場環境商業行為帶來的產品銷售的變化。鮮燉燕窩主要采用線上銷售,在2018年-2020年期間,營業創收由987.44萬元提升至3.60億元,增幅達到3545.01%。相比之下,同期“碗燕”的營收僅增長7.56%。
不過,線上渠道的發力雖然帶動了燕之屋近年來營收的增長,但也推升了銷售費用的不斷提高。
一般而言,線上渠道更講究品牌曝光度。因此,燕之屋先后在明星推薦、KOL種草、綜藝廣告植入等方面進行投入,林志玲、姚晨、吉克雋逸等明星紛紛為燕之屋“站臺”;1月5日,燕之屋又正式官宣流量明星趙麗穎為新一任品牌代言人。此外,被曝光負面的薇婭、辛巴等“網紅”的直播間也曾出現過燕之屋的身影。
明星代言、網紅站臺帶來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在2018-2020年期間,燕之屋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3億元、3.1億元、3.2 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2%、33%、25%。這其中,最主要的支出就是廣告宣傳費,占銷售費用比重分別為58.02%、60.84%和74.93%,呈現持續上漲的態勢。
雖然燕之屋的營收正在快速的增長,但仍需注意存貨的壓力。燕之屋的存貨主要由原材料、半成品和庫存商品構成。2018-2020年,公司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37億元、9077.14萬元、2.54億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45.19%、24.52%、45.38%。一旦銷售情況出現不佳,公司存貨可能對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產生不利影響。
行業缺乏權威標準 燕窩營養價值不如蛋?
產品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是燕之屋等企業重要的生命線。然而,在燕之屋遞交招股書之際,“毒血燕”事件再次被“翻舊賬”,公司再次陷入輿論風波。
“毒血燕”事件發生在2011年7月,北京的霍女士在銷售人員的大力推薦在,在北京富澤百川燕窩商行青年路店購買了“燕之屋”特級血燕。但在食用后,其出現發燒、頭痛、惡心等不適癥狀。之后,該產品被送檢發現,亞硝酸鹽含量2371毫克/千克,超出國家最高強制性標準33倍。
這一事件曝光后,引發了監管部門對于整個行業的整頓,馬來西亞燕窩進口被暫時停止,同年燕窩銷售規模同比下降66.15%至22億,燕之屋進軍資本市場的上市夢也因此中止。2012年,衛生部門發布文件,明確將食用燕窩亞硝酸鹽臨時管理限量值定為30毫克/千克。
目前,國內仍然沒有針對燕窩產品的行業及國家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燕之屋燕窩生產許可證編號所屬的產品、類別為“罐頭”“飲料”,并不是保健品批號,也沒有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不具有藥品所必須有的藥品批號。這意味著,燕窩的品質等級等級及重要元素含量僅有企業標準、團體標準,產品質量缺乏權威認可。
除了產品質量之外,燕窩的營養價值也長期遭受質疑。
受到廣告宣傳影響,在普通消費者印象中,燕窩中的營養價值主要在于蛋白質、唾液酸。但在2018年3月《消費者報道》發布的專業評測報告卻顯示,包括燕之屋在內的6大品牌的即食冰糖燕窩幾乎毫無營養價值,唾液酸和蛋白質含量遠遠不及雞蛋和牛奶,其冰糖、水及增稠劑等成分占97%以上。
雖然專業評測報告指出,燕窩的營養價值可能還不如生活中常見的雞蛋、肉類,但在“物以稀為貴”的廣告宣傳和消費習慣作用下,燕窩市場還是形成謀求暴利的環境。
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辨別能力提升,市場趨于理性,如此一來,燕窩行業牟取暴利的“好日子”還能維持多久?這成為擺在燕之屋等企業面前不得不認真面對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