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險業而言,2021年是五味雜陳、極其艱難的一年,也是奮起自救、變革求生的一年。站在歲末回望,保險業在多個領域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不禁令人感概。
和訊保險通過梳理2021年保險業關鍵詞,以期能夠系統地展示整個行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應對之策,并向所有保險同仁們致敬。
關鍵詞一:轉型遇陣痛
當前保險行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陣痛期”。2021年以來,包括頭部在內的眾多險企保費增速趨緩,許多險企凈利潤、新業務價值出現負增長。
就五大A股上市險企壽險公司表現看,2021年前11月,平安人壽、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166.8億元、5934億元、923.62億元、2012.96億元、1551.13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3.95%、1.23%、2.19%、-0.64%、1.67%。
目前,我國保險業已進入由規模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折期,重構生態邏輯、向高質量轉型發展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對此,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近期公開表示,行業的發展一定要往外看,不能內卷,外部和行業發展緊密相關,數字化、ESG等這些時代的主旋律未來一定要與行業緊密結合在一起。保險業要做好準備,雖然轉型期很痛苦,但相信中國保險業還會迎來黃金時代。
關鍵詞二:重疾險新規實施
2021年2月1日起,重疾險新規正式實施,基于舊版重疾定義下的保險產品全面下架。舊版重疾險多是疾病發生后一次賠付,不再續保。但按照新規,一些疾病將按照輕重兩級賠付,并可以續保。此外,賠付病種數量增加,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保障范圍適度擴展。
關鍵詞三:對外開放提速
2021年,保險業對方開放持續提速。2021年3月,銀保監會修改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和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外資保險公司的準入標準,將可以投資入股的外方股東增加為“外國保險公司、外國保險集團公司以及其他境外金融機構”三類;12月,銀保監會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優化股權結構設計要求,對作為保險資管公司股東的境內外保險公司一視同仁,不再限制外資保險公司持股比例上限;同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明確保險中介市場對外開放有關措施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保險中介市場對外開放有關措施,大幅取消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的準入限制,不再要求股東經營年限、總資產等條件。
政策加持之下,外資公司紛紛布局中國市場。2021年1月,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獲批開業,成為首家合資壽險公司開設的養老保險公司。11月,中德安聯人壽股東變更獲批,成為中國第一家合資轉外資獨資、第二家外資獨資的壽險公司。12月,匯豐人壽股權轉讓獲批,繼友邦人壽、中德安聯人壽之后,境內第三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即將誕生。
中保協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外資保險市場保持增長態勢,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19.4%。所占市場份額達到7.58%,比十三五期初提高2.78個百分點。
關鍵詞四:馳援河南暴雨
災難面前,保險從未缺席。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各險企紛紛啟動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開通理賠綠色通道,全力做好防災減損和案件理賠工作。銀保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1日,河南7.20強降雨事件保險業共接到報案52.88萬件,已賠付案件50.1萬件,支付賠款97.04億元,整體件數結案率已達94.7%。
與此同時,保險理賠在健康險風險保障方面亦發揮出“社會穩定器”的極大效力。2021年1-10月,健康險賠款與給付支出3397.19億元,同比增長54.25%。其中,疾病保險賠付支出748.36億元,醫療費用保險賠付支出1754.25億元。截至目前,商業健康保險有效保單件數11.43億件,覆蓋7.48億人。其中,疾病險有效保單件數6.36億件,覆蓋人數3.91億人;醫療險有效保單件數6.52億件,覆蓋人數6.6億人。
關鍵詞五:“惠民?!背掷m升溫
作為一種普惠性的補充醫療保險產品,2021年“惠民?!鳖悩I務熱度持續不斷,進入快速發展期。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共上線 136 款“惠民?!碑a品(不同年份和不同級別的版本視為不同款產品),全國總參保人數為7000萬人,總參保率約為5%,累計保費規模為120億元。
2021年初至10月中旬,各省份新推出“惠民?!碑a品數量已達80款,占現有“惠民?!碑a品數量的58%。
關鍵詞六:養老保障與服務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保障與服務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2021年9月,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籌建獲批。根據中保協披露,公司注冊資本111.5億元人民幣,發起人包含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17家公司。不同于此前的9家養老保險公司主要是保險公司的子公司,此次設立的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注冊資本規模、股東分量上均遠超前者。
此外,眾多頭部險企紛紛切入康養賽道,重資產投資大型養老社區。2021年12月2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明確養老保險機構應強化養老屬性,清理壓降養老特點不明顯的業務,終止或剝離與養老無關的保險資管業務,壓降清理現有短期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機構開展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轉型與產品創新。
關鍵詞七:“獨代”模式試水
“獨代”模式讓“苦金字塔結構久矣”的壽險業看到了新的突圍之路。2021年7月,首份獨立代理人登記注冊辦法出臺。政策推動之下,一批險企率先成立“獨代”企業,并在獨立代理人的招募、培訓、支持、管控等多方面探索形成規范體系。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五大A股上市險企個險代理人隊伍規模減員超80萬人,全行業代理人同比降幅超20%。依靠“人海”戰術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難以持續,代理人隊伍改革勢在必行。而獨立代理人制度的核心在于消除傳統代理人的組織層級,改革利益分配機制和考核機制,有利于提高隊伍穩定性、提升隊伍素質,促進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八:互聯網新規出臺
2021年10月,隨著互聯網新規的發布,互聯網人身險的“命運”也隨之改寫。新規改革力度空前,不僅劃定了互聯網人身險產品的經營范圍,還對可以經營互聯網人身險業務的公司設置了償付能力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責任準備金覆蓋率、公司治理評估等“準入門檻”,并要求保險公司年內完成存量互聯網人身險業務整改。
“高準入門檻”之下,部分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集中下架,小康人壽、三峽人壽、富邦財險、昆侖健康、富德產險等一批險企亦宣布暫定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
與此同時,在“所有金融活動都必須做到‘有證駕駛’”的大方向下,互聯網板塊的網絡互助迎來落幕。繼美團互助、水滴互助、輕松互助等平臺相繼關停后,12月28日,最后一家大型網絡互助平臺相互寶亦宣布關停。
2021年4月,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 肖遠企在中國銀保監會2021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對于網絡互助,一方面要看它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潛在的風險。如果是互助慈善就歸慈善,但如果超出這個形式,打著互助的旗號從事金融、保險業務,就偏離了互助本身的范疇。網絡互助業務一定要規范。
關鍵詞九:新能源車險上線
隨著車險綜合改革“降價、增保、提質”階段性目標的基本實現,市場期盼已久的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終于出臺。2021年12月,中保協發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在保險責任上,《條款》既為“三電”系統,即電池及儲能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其他控制系統提供保障,又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
緊接著,上海保交所正式上線新能源車險交易平臺,并首批掛牌12家財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12家公司分別為人保財險、陽光財險、中華財險、中國人壽財險、中國大地保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太平財險、天安財險、眾誠保險、亞太財險、三星財險。
關鍵詞十:保單“雙錄”升級
2021年以來,河南、廈門、江西、山東、河北等多地監管部門不斷升級“雙錄”(即錄音錄像),擴大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范圍。
就地方推行保險銷售“雙錄”后,全國版保險“雙錄”新規也在醞釀之中。6月,銀保監會消保局就《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業內征求意見。根據規定,保險機構應使用專門的可回溯管理信息系統,實施面對面銷售同步錄音錄像、電話銷售全程錄音和互聯網保險銷售可回溯。險企應當建立合作機構可回溯管理信息系統評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