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要聞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要素資源暢通流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近日審議通過《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這是中辦、國辦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之后關于市場體系建設的又一重磅文件。兩份文件一脈相承,行動方案是“十四五”時期我國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本次意見則進一步將市場體系建設的重點聚焦到“全國統一”這一高標準上,使市場體系建設目標更直觀更明確,考核評價標準更加可比、可操作和可量化。(經濟參考報)
重要程度:★★★★★
【央行發放首批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855億元】在中國人民銀行12月30日召開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和綠色金融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積極做好“加法”。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已順利落地,人民銀行向有關金融機構發放了第一批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855億元。(中國證券報)
重要程度:★★★★
【公司法修改錨定四大方向,與資本市場改革同頻共振】時隔三年,公司法迎來第六次修改。此輪修訂是在現行公司法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基礎上進行的系統修改,錨定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產權保護”四大修改方向。多位參與修法的學者表示,公司法修訂草案強化了控股股東和經營管理人員的責任,引入授權資本制,完善國家出資公司特別規定,優化公司組織機構設置,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新要求,針對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和制度短板,對現行公司法進行的“大修”。(證券時報)
重要程度:★★★★
證券要聞
【優勝劣汰,退市新規塑造市場新生態】2021年12月31日,退市新規落地滿一年。2021年,28家上市公司退市,退市常態化塑造市場新生態;17家上市公司實施破產重整,為歷年最多。此外,目前市場上共有97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一個良性循環的資本市場,需要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專家預期,2022年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資本市場有望迎來退市大年,多元化退市指標將推動劣質資產加快出清,促進市場資源更高效地配置。(中國證券報)
重要程度:★★★★★
【新證券法重構法治生態,零容忍警示市場主體歸位盡責】2021年,新證券法效力進一步顯現,資本市場打擊違法犯罪的力度在增強,步伐在加快。“零容忍”監管下,立體化追責機制形成并完善,市場法治化建設不斷深入?;赝@一年,多件市場高度關注的大案要案落地,包括首例特別代表人訴訟“康美案”宣判,巨額賠償到賬,對不法之徒形成強大震懾。依照新證券法的罰沒設定,監管處罰力度顯著加強,高昂的違法成本令蠢蠢欲動者不敢再輕易觸碰“紅線”。(上海證券報)
重要程度:★★★★★
【退市新規“滿周歲”:27家公司多元化退出,專家建議進一步細化退市指標】12月31日,退市新規發布滿一周年。一年來,退市新規威力漸顯,共有27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強制退市17家。此外,目前還有近百家公司被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資本市場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生態系統正逐漸形成。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A股退市制度正在不斷完善,任何新規從出臺實施到優化,再到常態化運行都需要一定時間。隨著注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除了嚴格執行退市新規外,還需要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措施,針對不同行業性質,進一步量化和細化退市指標,使其更具針對性。(證券日報)
重要程度:★★★★
基金要聞
【公募規模再上臺階,私募發展不遑多讓,基金領航大資管時代】中國基金業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在過去3年來的結構性行情中,中國基金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最新數據顯示,公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突破4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突破25萬億元,全球排名躍居第四;私募基金規模超過19萬億元,今年以來成立產品數量突破3萬只。(上海證券報)
重要程度:★★★★
【抄底資金涌動,寬基ETF成布局利器】年末已至,主要寬基ETF迎來巨量資金進場。從歷史數據來看,機構通常對ETF進行逆向布局,資金大幅買入的時點往往是指數的階段性低點?;鹑耸恐赋觯瑢捇笖礒TF人氣旺盛或來自年底機構資金的配置需求。(中國證券報)
重要程度:★★★★
【業績表現不佳,4226只私募產品提前清算】2021年結構性行情使得私募行業飛速發展,同時,在行業繁榮的泡沫下掩蓋的很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當私募機構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利益分配出現糾紛也很正常,糾紛之后的結果就是核心人物分家另立門戶。2021年以來,多家私募機構出現分家情況,其后遺癥也開始顯現,不少分家私募機構旗下產品提前清盤,例如鳴石投資超30只產品被提前清盤;于翼資產提前清盤的產品也超30只。(每日經濟新聞)
重要程度:★★★
期貨要聞
【化工板塊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隨著化工板塊場內市場發展和化工產業期現結合的深入,為滿足企業日益明確的個性化、精細化風險管理需求,大商所在化工板塊先后推出了商品互換、基差交易、標準倉單交易、非標倉單交易等一系列場外業務的創新嘗試,并戰略性啟動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43家化工板塊的場外會員通過自身產業渠道與金融理念充分結合,與交易所共建共享大宗商品生態圈,初步形成場內外協同服務化工產業風險管理的新格局。(期貨日報)
重要程度:★★★、
【最低收購價小麥將投放50萬噸】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日前發布了2022年1月5日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交易公告。經國家有關部門研究決定,2022年1月5日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及聯網的各省級糧食交易中心組織開展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此次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計劃交易數量為50萬噸,小麥生產年度為2014年至2020年,產區為安徽、湖北、江蘇、河南、河北。其中,安徽產2014年至2017年三等小麥起拍價為2000元/噸,等級價差為40元/噸;其他產區2015年至2020年產三等小麥起拍價為2350元/噸,等級價差為40元/噸。(期貨日報)
重要程度:★★★
【銅價明年前高后低】“雙碳”背景下,新能源領域需求增量對銅價存在支撐預期,但銅礦增產大邏輯亦不變。預計2022年銅價高點或難以突破2021年,倫銅關注區間7700—9950美元/噸,滬銅關注區間56700—73000元/噸。(期貨日報)
重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