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華文食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魚類零食第一股。自2021年4月底,華文食品更名為“勁仔食品”以來,公司股價一路跌跌撞撞,在觸達年內最低點的8.65元/股后,才企穩略有回升。
截至12月27日,公司股價報收于11.23元,較年內高點21.07元近乎腰斬,甚至還略低于更名之時的14.25元/股。
回顧勁仔食品上市的一年多,其股價表現并不理想,業績指標則持續承壓,股東減持、質押相繼發生。
大單品業績貢獻力度弱 豐富產品矩陣尋找新增長點
2020年9月,華文食品頭頂“魚類零食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深交所。時隔半年左右,華文食品于2021年4月更名為“勁仔食品”。
勁仔食品長期以來深耕休閑魚制品、豆制品、禽肉制品“三大品類”休閑食品,主要品牌為“勁仔”、“博味園”、“別沒勁”、“長壽”等,涵蓋麻辣、香辣、醬香、糖醋、湖湘爆辣等多種口味。
根據天貓、淘寶、京東等平臺數據統計顯示,勁仔深海小魚連續多年銷量穩居即食魚類零食行業第一,“勁仔”已然是公司的最響亮的品牌,從公司上市不到一年就更名,便可以看出其打造“勁仔”品牌的決心。
然而,這一主打品牌似乎對于公司2021年的業績幫助有限。
從公司半年報來看,魚制品的營收同比下滑3.39%,反倒是公司營收占比最少的禽肉制品實現了68.8%的增長。毛利率最高的主打品增長不利顯著影響了勁仔食品半年報的表現,公司營收實現了4.63%的增長,但是凈利潤卻同比下滑35.66%。
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怪狀”在公司三季報依舊持續。三季報顯示,勁仔食品1-9月份營收同比增長8.11%,凈利潤卻同比下滑24.38%。
通常,聚焦大單品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于核心產品的依賴度較高,也往往因核心產品的增長不利產生連鎖反應。為了改變這種困境,勁仔食品加強了食品研究院的團隊建設,以期以豐富產品矩陣尋找第二、第三增長點。
這一措施反映到財報中則表現為,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增長至1070萬元,同比增長236.8%。研發費用的投入后續能否成功為企業創造新的增長點仍然具有不確定性,但對于凈利潤的影響已經實實在在反映在公司財報中。
同時,長期的增收不增利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資本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公司股價在年內多數時間處于下跌的狀態,其年內最低點達8.65元/股,較年內最高價的20.78元/股,跌去58.37%。
減持、質押接連出現 股權激勵或難以達成
股東方面的變化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要企業因素,其中,股東的減持、質押在一定程度上均會對投資者情緒造成負面影響。在勁仔食品上市的一年多以來,公司股東質押、減持均已發生。
9月17日,公司披露了股東馬培元的減持計劃,其持有公司6.1875%的股份,擬通過大宗交易或集合競價方式減持公司不超過806.4萬股。根據勁仔食品11月3日的相關公告,馬培元已經減持210.66萬股。
股東減持之外,勁仔食品的股東質押情況同樣受到投資者關注。公司半年報顯示,股東馬培元、楊忠明、楊林分別質押股份700萬股、700萬股、420萬股。在公司12月25日的公告中,質押股東再添一名,劉特元將高管限售股690萬股質押給紅塔證券。
雖然公司業績走勢不利,股東方面的操作也傳遞出負面情緒,但近期卻有不少機構在在三季報發布后先后調研勁仔食品,包括廣發基金、嘉實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東方資管、國信證券(002736)、民生證券等。
在調研活動中,機構就公司經營策略、推廣渠道、產品銷售情況等進行了提問,另外對于公司股權激勵的相關情況也多次被提及。
據資料顯示,勁仔食品2021年股權激勵目標為營收增長20%,但是截至9月份,公司整體營收僅增長8.11%,缺口部分在第四季度實現的可能性較低。
面對調研機構的提問,勁仔食品的回答是“不改變增長目標”,這也就意味著,2021的股權激勵目標或將“泡湯”。如此一來,投資者對公司的觀感或許又將多了一些負面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