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元宇宙里最先賺到錢的是賣課程的,那賺到最多錢的,可能依然還是在元宇宙里面也能炒房的。
11月23日,在虛擬平臺decentraland上,一塊由116個約4.8平方米的土地組成,總面積約為565平方米的虛擬地塊,賣到了243萬美元,約人民幣1552萬元。購買方是一家名為Tokens.com數字資產投資集團的子公司Metaverse Group。
對此,首先迎來的反饋是網友的吐槽:宇宙的盡頭居然仍是買房,到了元宇宙也沒能逃脫買房的命運……
隨著facebook宣布更名為Metaverse,元宇宙也隨即掀起狂歡,一瞬間,萬物皆可元宇宙。連先前被認為是較難數字化、虛擬化的房地產也不例外,但與現實生活相反,似乎元宇宙中只有“房炒不住”。
01
數字“地王”誕生了
此次Decentraland中出售的數字土地,再次刷新了虛擬房產的價格紀錄。
什么概念呢?換算一下,均價達到每平米2.74萬元人民幣,相當于北京三環、上海內環一套百平房子的價格。
為什么說是再次刷新紀錄,因為元宇宙早早就搞起了土地財政,且步子邁的很大,在這里買地,可不便宜。
早在2010年,一位英國網絡游戲玩家,將自己在《Entropia Universe》游戲中的虛擬房產賣出了63.5萬美元的高價。
上面提到的Decentraland成立于2017年,上一次虛擬房地產的成交紀錄發生在今年6月份。買方為元宇宙房地產投資者和開發商RepublicRealm,其以129.5萬枚MANA幣,約為91.3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Decentraland中的259塊數字地皮。這已經與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現實房價相當。
(Decentraland的土地和房產都可以自由以代幣買賣)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這些數字土地的用途大多用于商業地產,元宇宙中還未出現高價住宅。如上文提到的“地王”買主Tokens.com公司也宣布,將地塊打造成為數字時尚產業,用來舉辦數位服裝秀、并販售虛擬服飾。
其實,雖然目前尚無任何權威機構針對元宇宙做出清晰的定義,但是大多數科技公司都站在對自己有利的立場上定義元宇宙,布局零散。
元宇宙的本質仍是是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衍生品,由于區塊鏈本身的去中心化特性,供求關系和名人效應成為了其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
比如,扎克伯格曾經表示,元宇宙讓“人們無論住在哪里,都能找到工作和生存空間?!?/p>
幣安創始人趙長鵬也表示,NFT元宇宙與實體資產的映射正在賦能萬物互聯新未來。
此外,特斯拉董事長馬斯克、Bitcoin.com執行主席Roger Ver等都曾為元宇宙傾情站臺……
各個領域的名人,對區塊鏈和元宇宙充滿激情的宏大暢想,產生了巨大影響。
雖然很多意見領袖并未直接表達對于元宇宙中房地產的看法,但也有跨界名人開始了自己的帶貨。
11月23日,即數字地王產生的同一天,林俊杰在推特上曬出Decentraland購買了三處虛擬地塊。三塊數字土地都在OpenSea NFT市場上購買,每個地塊的價格為6000 MANA ,每個地塊約合3萬美元。
這樣的名人購買也會帶動價格漲價,不具名金融從業人士表示,當下看元宇宙相關的數字資產的大漲未來有兩種可能:
一是擊鼓傳花,最終回歸虛無。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在離真正實現元宇宙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在元宇宙的技術實現手段都還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所謂的構建元宇宙概念以及在上面炒作房地產就是“擊鼓傳花”,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泡沫。
二是被市場認可,并成為未來的一種常態,當下確實存在一定的龐氏騙局成分,但是龐氏騙局也是一種行業發展的一種階段,吸納到了足夠的資金才能來做好事情。
02
數字土地和現實土地有什么異同?
直接來看,數字土地來源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現實土地來源則是各國的政府。在購得土地后,政府對于土地還有著眾多規劃,比如容積率、配套設施、甚至還會被限價。
現實世界的不動產轉讓是通過金錢進行不動產交易,交易的過程涉及到銀行、金融公司、律師和產權公司。而元宇宙中的一切產權和交易行為都是有跡可循,這意味著獨一無二、私密性和所有權。數字土地在土地本身、交易過程等環節都少了許多的限制。
但其實正如百度副總裁馬杰講到的,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也如許多哲學家所闡述的,智能化的底層仍是現實層。
虛擬數字房地產其實也套用現實地產的商業邏輯。
一是有好的選址才好做生意。就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虛擬數字房地產的位置也很重要。地理位置和配套設施往往也是影響虛擬地產價格的最重要因素。
(Decentraland)
以Decentraland為例,通常靠近熱門地區的地皮比其他地皮更有價值,而如果某塊地皮周圍修建了良好的配套商店或設施,該塊地皮的價格也能提高。
此外,據外媒報道,當韓國青年在元宇宙世界買房時,現實世界位于市中心的首爾江南區土地在虛擬世界依然最受熱捧。
二是稀缺性依然是虛擬世界打造的價值支撐來源。比如,國內知名的元宇宙概念公司天下秀,推出了自己的“虹宇宙”。天下秀表示,虹宇宙游戲開放第一輪內測后,只有2萬套房屋可以在前期免費獲得,占整體房源的5.7%。從10月28日至11月15日,這批房產分四批在不同時間段進行投放,獲得買房資格也需要搖號。當前銷售火爆,第一房子已經銷售殆盡,用戶每天都在詢問第二批的投放預期,而第一用戶獲得房子后很多人選擇掛在咸魚出售。
三是同樣具有升值空間。元宇宙房產雖沒有使用屬性,但是交易屬性和流通屬性都已具備,可以說除了不能住其他都和現實的房子一樣了。
但現實是,即便沒有產品,只要跟對了風口,市場就會買單。具有價值屬性,且交易可流通,商品就有升值空間,這一點,在元宇宙的虛擬房產也同理。
但虛擬數字房產與現實房產畢竟還隔著“真實”這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為什么人們還是會豪擲千金,入局元宇宙“炒房”?
一是因為投資屬性大于居住屬性。虛擬的數字房產資產的倒賣,都有唯一固定的坐標(x,y)和對應的擁有者,因此價格也可能在幾次倒賣中升值。
以下圖這個最新成交的LAND作為案例,這宗虛擬土地在2017年末首次出售時僅113美元,中間經過了5次倒賣,價格翻了214倍。
(截圖自NonFungible網站,關于Decentraland的交易情況)
也有許多參與者表示,虛擬地塊非常具有投資價值,買下的虛擬地塊作為數字資產,要傳承給后代……
二是沉浸式體驗與“無限制”的自由。
正如扎克伯格提到的,元宇宙中有兩大很重要的基本元素:虛擬替身和個人空間。人的體驗與感受才是大多數普通消費者入局的初心,屬于自己的個人空間無疑是虛擬房地產的一大賣點。
雖然大多數用戶購買NFTs和虛擬土地是出于投機的原因,但也有一些用戶這樣做是因為與這些虛擬環境產生關聯。比如,他們首先想獲得的,就是沉浸式體驗與無物理限制的暢想自由。
(正如Decentraland中的一幕場景:這是你的世界)
他們獲得的不僅僅是虛擬的數字房地產,更是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想象隨意開發虛擬土地的自由。可以建造自己的虛擬房屋,建立自己的品牌,或者展示自己非功能性的游戲收藏,供用戶參觀和欣賞。
在建筑設計上,元宇宙中不會受到物理法則的影響,只要愿意,各種造型的建筑都可以被建造出來,哪怕土地只有500平方米,也可以通過建造上粗下細的建筑來擴大建筑面積。
此外,元宇宙的虛擬建筑,具有強大的互動性,成為了虛擬房產與現實房產兩者最大的不同,大家更需要的,是氛圍。
03
元宇宙降溫
不止國外,國內也開始了元宇宙炒房。
上文提到的天下秀推出的“虹宇宙”項目,似乎更像是一場過家家版的房地產交易……
“虹宇宙”平臺將總計發行虛擬房屋35萬套,共有13種房型,每種房型的發行量和稀缺度都不同。有人形容差別之大,可以參考北京從內環到燕郊,房子的等級從高到低分為SSS、SS、S、A、B級,房屋價格從8.88元到88元不等。
但據內測用戶表示,bug很多,比如穿模、畫質模糊、互動效果極差、沒有聲音、部分功能無法適用,而這都還是較小的bug,甚至有些玩家還出現過房子原地消失的bug……
對此,有游戲公司員工表示,這是純粹炒作,不如去玩最終幻想14,至少這游戲沒bug還有些真的元宇宙體驗。
但其熱度依舊不減。官方消息稱,預約搶號活動上線首日,用戶預約量已突破了5萬人次。而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3萬用戶注冊搶購。有用戶稱,一套海島別墅被炒到了53萬……
(在咸魚上出售的虹宇宙環海島嶼)
然而,在11月18日,天下秀公布了一封公開信,聲稱虹宇宙目前還處于灰度測試階段,也就是還沒有任何產品。僅憑借提出構想和不斷釋放消息,天下秀就靠“賣房”坐收上百萬元。
基于此亂象,有觀點認為元宇宙房產有些過熱,且元宇宙的公司還在競賽,沒有出現一個龍頭。當下的元宇宙房產,未來可能會和16世紀的郁金香一樣,在輝煌之后直接暴跌并引發連鎖反應,帶來用戶的資產暴跌和元宇宙平臺的崩潰。
實體房地產行業存在泡沫,這點眾所周知,元宇宙中也是一樣。元宇宙的擠泡沫,不過不是擠房地產泡沫是擠元宇宙的泡沫。
11月25日,人民網(603000,股吧)發表評論文章稱,今年以來,明星、大V、企業紛紛打造推出自己的NFT產品,數字藝術品儼然成為NFT落地最快的應用場景之一。
目前對于NFT、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已經蔓延至上市公司和二級市場。一些蹭熱點、炒概念等行為,也正在引起監管部門的警惕。行業人士認為,目前國內對于NFT的法律性質、交易方式、監督主體、監督方式等尚未明確,NFT存在炒作、洗錢和金融產品化等風險,對于NFT投資應該保持謹慎態度,警惕“擊鼓傳花”式的金融騙局。
人民網的文章被解讀為官方媒體對于元宇宙過火的表態,當日,元宇宙概念股票開始大跌。
有投資者直接向元宇宙概念公司凱撒文化(002425,股吧)提問,是否存在蹭元宇宙熱點。公司的表態也很官方,對公司沒有影響,公司目前在研的代號為“動物星球”的游戲背景環境按照元宇宙概念的模式設計,研發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仍存在不確定性。
當前,元宇宙無疑是一個空前的宏大敘事,距離實現還有很長的距離。目前更多的應用也在游戲、VR等虛擬技術的開發上。也即是,對于元宇宙的本質定義我們似乎都尚未明晰與理清,但已經開始商業化發展。
信息技術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發展,在網絡所營造的越來越眼花繚亂的表象舒適中,人們漸漸失去了對追求太空、探索宇宙的初心,相對于充滿艱險的真實的“流浪地球”,他們更愿意在VR中體驗虛擬的太空。這像有一句話說的:“說好的星辰大海,你卻只給了我Facebook?!?/p>
《三體》作家劉慈欣曾在演講中表示,元宇宙將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次內卷,而內卷的封閉系統的熵值總歸是要趨于最大的。
由此,也引發人們更多反思,元宇宙真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