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廣東省政府官網發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十四五”規劃》。該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廣東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戰略定位:以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為總定位,建設引領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世界級的貿易鏈接平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示范區、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區。
到2025年進出口總額達4000億
到2025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高地作用更加凸顯、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粵港澳協同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進出口總額達4000億元,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700萬標箱;全口徑稅收收入年均增長5%左右;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400億美元左右,實際使用港澳資金額350億美元左右。
展望2035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全面形成要素自由便利流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高效統籌、規則制度機制與國際高標準有效銜接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建成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經濟功能區,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三個片區各有側重,錯位發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區域功能將各有側重、錯位發展。
規劃還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廣東自貿試驗區各片區重點工程及投資項目,在航運貿易樞紐能級提升、粵港澳深度合作、現代服務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建設等6個方面梳理了“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工程,并對41個重點投資項目的內容及規模進行了闡述,強化實施支撐。
戰略定位
圍繞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建設:
引領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區
世界級的貿易鏈接平臺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區
功能定位
廣州南沙新區片區
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國際貿易樞紐功能,深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國際人才特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打造聯動灣區、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
深圳前海蛇口片區
聯動香港建設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高端航運服務中心、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提升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珠海橫琴新區片區
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推動粵澳兩地規則銜接,構建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機制,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營商環境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大放權力度,推動將省市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至廣東自貿試驗區,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提升企業辦事透明度和便利度。
創新投資管理制度。探索在數字經濟、互聯網、電信、醫療、文化、教育等領域率先放寬準入限制。
深化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便利企業設立、經營、注銷、破產全周期的制度體系。全面推行不動產登記“一窗辦理”,推動不動產登記機構與公用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合作。
人才政策
實施便利的人才出入境政策。加快推動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建設,為在區內工作、投資和創業的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爭取開展技術移民試點,探索建立涵蓋外籍高層次人才認定、外籍技術人才積分、外籍創業人才積分等多種渠道的技術移民體系。
支持外籍人才就業創業。提高外國人才簽證含金量,給予持證人免辦工作許可權益。進一步完善外籍人才“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在職業資格認定認可、子女教育、就醫社保、住房等方面為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一體化服務保障。
深化與港澳在人才領域的合作。推動建立粵港澳三地“互通互認、共享共建”的人才引進、評價、服務體系,探索建立全球人才招聘制度,支持南沙加快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
發展目標
到2025年
●廣東自貿試驗區形成與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關、匯、稅、融”制度體系
●實現貨物、資金、人員等資源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動
●成為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在岸離岸兩種業務、投資貿易金融物流等集聚融合的對外開放新高地
●形成投資、貿易、資金、運輸、人員從業自由信息快捷聯通的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區
●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大灣區高品質消費新中心、國際航運樞紐和我國金融開放創新試驗示范窗口
●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