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融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化學”)公布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闖關創業板進入關鍵時刻。
華融化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質氫氧化鉀綠色循環綜合利用的企業,公司產品較單一,主要產品為高品質氫氧化鉀。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有較大影響。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多年未實施分紅的華融化學在2018-2019年進行了2次現金分紅,分別分紅3.8億元、1億元,累計分紅4.8億元。而2017-2019年期間,華融化學的凈利潤合計只有1.80億元。截至2017年末,華融化學尚有3.38億元未分配利潤,到了2019年末,只剩1441.69萬元。
新希望掌門人劉永好合計控制華融化學95.50%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以此計算,兩次分紅,劉永好將分得4.58億元。
主打產品氫氧化鉀貢獻超九成毛利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華融化學利潤過于依賴主打產品氫氧化鉀。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華融化學氫氧化鉀產品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59708.30萬元、63927.54萬元和60051.92萬元,貢獻的毛利占比分別為109.13%、100.25%和94.38%。氫氧化鉀是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
此外,華融化學氯產品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36553.88萬元、38617.33萬元和33646.47萬元,毛利率分別為-4.85%、-0.38%和2.95%,基本處于盈虧平衡或微虧狀態。
招股書顯示,華融化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氯化鉀,報告期內,氯化鉀成本占華融化學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約在35%左右,氯化鉀的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有較大影響。
華融化學稱,在產品售價及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氯化鉀市場價格上漲導致氯化鉀成本提高5%,則將導致華融化學各期綜合毛利率下跌至17.17%、21.72%及20.06%,即對應下降1-2個百分點。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根據金聯創提供的數據,國內氯化鉀主流綜合報價均價在2021年7月底8月初曾經達到4250元/噸,同期最低報價也在3850/噸,按平均價格2315元/噸算,也比2020年的平均價格1946元/噸上漲了18.9%。
金聯創化肥分析師代莉認為,國際鉀肥需求強勁,但國內可售貨源緊俏。短期氯化鉀市場在供需及原料等多方面影響下,氯化鉀市場或高位盤整為主。
華融化學在招股書中稱,受益于氫氧化鉀下游需求增長,行業整體產能保持增長態勢,包括優利德等現有企業新增產能、部分中小規模燒堿生產企業轉產氫氧化鉀從而增加產能供給等,市場競爭有所加劇。
華融化學預計2021年1-9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261至8020萬元,同比變動-4.78%至5.18%。
IPO前分紅4.8億分光多年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華融化學還進行了2次現金分紅,將多年累計利潤幾乎全部分光,分掉的金額數已接近本次擬募資額。
2011-2017年間均未曾實施過現金分紅的華融化學,在2018-2019年期間進行了2次現金分紅,分別分紅3.8億元、1億元,累計分紅4.8億元。
而2017-2019年期間,華融化學的凈利潤合計只有1.80億元,截至2017年末,華融化學尚有3.38億元未分配利潤,到了2019年末,只剩1441.69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次分紅的分掉的總金額已達到本次擬募資額的96%。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新希望掌門人劉永好通過其控制的新希望投資集團及新希望集團分別持有華融化學控股股東新希望化工的51.22%股權及48.78%股權。因此,劉永好間接控制華融化學95.50%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兩次分紅,劉永好將分得4.58億元。
本次IPO華融化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降風險促轉型改造項目(一期)、消毒衛生用品擴能技改項目、智慧供應鏈與智能工廠平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本次發行后,劉永好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預計不低于71.63%,仍為華融化學的實際控制人。
長江商報記者還注意到,報告期內,華融化學研發費用分別為833.50萬元、1,573.82萬元及897.46萬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0.86%、1.52%及0.95%,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1.74%、2.17%和2.32%的水平。
對于2019年度研發費用大幅上升,公司解釋為主要原因為試劑鹽酸精制技術集成應用研發項目進入中試階段,期間投入較大,2020年度研發費用有所下降,主要系電石渣除磷技術研發、廢堿液循環利用技術研發和試劑鹽酸精制技術集成應用研發項目進入尾聲并完成結項,其他研發項目尚主要處于研發初期、投入較少所致。(記者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