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匯率“漲聲”一片,引發海內外關注。Wind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年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去年高峰期的1:7.1升值到如今的1:6.36附近,升值幅度已超過10%。人民幣匯率接下來走勢如何?外貿企業又當如何化解壓力、御風前行?
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今年人民幣匯率受內在因素影響將走強,但受外部因素影響難以在現有水平上大幅上揚。”北京市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內外兩大因素主導人民幣匯率變化。內部因素主要是中國經濟的狀態,當前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是人民幣升值最直接的驅動力;外部因素則是美元匯率的趨勢,從當前美元指數來看,由于美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國內經濟增長乏力,持續的貨幣大放水以及多輪刺激政策使得美元不斷貶值,直接導致了通脹加劇。
5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人民銀行將注重預期引導,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5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人民銀行決定自6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提高到7%。
對此,多家研究機構稱,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失,繼續大幅升值可能對出口企業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央行此舉釋放了不會放任人民幣過快升值的信號。根據以往政策,央行調整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一般每次調整1個百分點,此次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幅度為2個百分點,明顯超出以往,彰顯了央行調控的決心。
企業如何順勢而為?
“一方面,隨著疫情在美國延續以及美國經濟復蘇進程放緩,美元匯率下行;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時代’中國防控疫情形勢較好,各界對中國經濟的復蘇預期較強。”在此背景下,蔣舒建議國內出口企業將匯率升貶視為企業經營日常面對的風險,學會運用遠期和期權等避險工具適度降低匯率變化對企業主營業務的沖擊。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部門存在一定沖擊,對國內金融市場和進口部門有利。”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由于處在產業和商業鏈條的不同位置,不同行業和類型企業受匯率波動的影響不同。對于出口企業來說,由于產品在海外多以外幣計價,人民幣持續升值將使產品海外價格提高,市場競爭力和份額可能下降。此外,在疫情沖擊和全球量化寬松政策背景下,人民幣企穩回升有利于穩定市場情緒,吸引國際短期資本和跨境熱錢流入增加,對穩定國內金融形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把握匯率升值的節奏和幅度,避免過快升值給國內實體經濟和出口部門帶來傷害。
王有鑫建議,在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增加背景下,外貿企業增強應對匯率風險的主動性,根據市場變化適當調整境內外資產負債結構,嚴格控制外幣敞口規模。一是綜合考慮收付匯的幣種、金額、時間等要素,合理匹配資產負債規模,及時調整內外幣、長短期、浮動和固定債務的結構,保持“硬資產、軟貸款”;二是規范合同管理,爭取有利的結算方式和匯率鎖定條款。如建立匯率補償機制,就商品匯率變動與交易對手達成匯率調價機制,實現風險轉嫁;三是合理運用金融套期保值工具,視情況綜合使用外匯遠期、外匯掉期、交叉貨幣利率互換等工具滿足風險規避需求;四是在跨境投融資和進出口貿易中更多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對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好,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提高了其國際購買力,有利于進口貿易,人民幣資產升值會相對利好外債多、進口原料多的企業,造紙、房地產、電力、航空等行業是典型代表。對于百姓來說,出國旅游、留學、購物的換匯成本降低也會更劃算。(本報記者 靖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