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光刻膠板塊表現亮眼,其整體逆市上漲3.85%,大幅跑贏上證指數(跌幅0.93%),位居大智慧板塊漲幅榜首位。具體到個股方面,廣信材料、格林達漲停,晶瑞股份(17.24%)、容大感光(8.38%)、南大光電(8.37%)、強力新材(7.76%)、高盟新材(7.54%)和蘇大維格(6.18%)等個股漲幅也均逾6%。
對于今日光刻膠板塊強勢表現,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研究員朱圣表示,“日本占據了光刻膠市場80%的供給,前期地震導致了光刻膠供應告急,漲價預期是導致該板塊上漲的主要推手。光刻膠是聯電、臺積電等晶圓廠生產的必備耗材,而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和電子產業消費市場,因此光刻膠市場需求巨大。據智研咨詢預測,2022年需求量將是2019年的兩倍。但因光刻膠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和較長的驗證周期,國內光刻膠自給率處于較低的水平,提升空間巨大,因此看好光刻膠國產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在半導體所有的化學品中,光刻膠是價格最貴的材料之一,但有效期卻最短(80%以上的光刻膠進廠后有效期僅有90天)。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晶圓廠正常的原材料庫存并不會太多,通常來說,在滿載的晶圓廠里面需要用到的光刻膠會有30多種,部分產品甚至每個月都要進貨。
據央視財經3月22日報道,全球芯片短缺引發上游芯片材料供應緊張,企業進口光刻膠困難。據海關人員介紹,以往企業采購光刻膠的量每次都在100多公斤,近期由于原材料緊缺,企業每次只能買到很少的量(10公斤-20公斤)。
華泰證券表示,以日本為鑒,半導體市場重心向中國轉移,國產半導體光刻膠迎發展良機。根據SEMI的預測,2021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565億美元,中國產能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2021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04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市場,但中國產能占比僅13%到15%,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與此同時,光刻膠概念股的突出表現也得到了良好業績的支持,《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3月23日,已有5家光刻膠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度業績快報,3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普利特(142.89%)、安集科技(132.70%)和高盟新材(25.78%)。除此之外,有3家公司也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晶瑞股份、芯源微等2家公司報告期內均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
同時,截至目前,還有12家公司也披露了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8家公司業績預喜。光華科技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33.20%;西隴科學、江化微、南大光電、雅克科技、容大感光等5家公司均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
可以看到,光刻膠概念股今日獲得市場做多資金的積極搶籌,統計發現,3月23日,板塊內共有13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3.04億元。晶瑞股份最受追捧,大單資金凈流入達10433.53萬元,廣信材料、格林達、南大光電、高盟新材、久日新材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千萬元。
近期,光刻膠概念股也獲得機構的看好,統計顯示,近30日內,共有8只概念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飛凱材料近期機構看好評級次數居首,達到7次,普利特、彤程新材等2只概念股期間機構看好評級次數也均為2次,江化微、同益股份、萬潤股份、晶瑞股份、芯源微等個股近期也被機構推薦,后市表現值得關注。
對于板塊的后市投資機會,成恩資本董事長王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光刻膠是臺積電、聯電等晶圓企業生產的必備關鍵耗材,目前八成的光刻膠市場是由日本廠商主導的。由于前期日本東北地區出現地震,導致全球的光刻膠供應告急,進一步加劇了半導體缺貨程度,進口芯片漲價超過20%。短期意外事件再次給我國敲響半導體上游原材料嚴重海外依賴的警鐘,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從上市公司角度看,國產替代非一日之功,國內廠商中勢必走出若干優秀的公司,因此具備長期布局價值,可以重點關注。”(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