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牛年A股市場的首個交易日,素有“聰明錢”之稱的北上資金繼續大幅加倉。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收盤,當日北上資金凈買入額約50.7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26.72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4.02億元。今年以來僅29個交易日,北上資金資金累計凈流入達791.29億元,約占去年全年2089.32億元的37.87%。
東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年初以來,北上資金呈現較大幅度的凈流入,主要是受以下因素所影響:首先從短期維度來看,最主要的因素莫過于受海外市場波動所致,目前A股仍為外資趨勢性配置選擇,而在中期維度方面,如匯率、美債期限利差等同樣影響外資的流向,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全球流動性的寬裕程度。長期維度來看,外資將持續配置新興市場稀缺性龍頭,因此,A股白馬股的盈利能力是否能夠繼續保持,無疑成為影響外資流入的重要因素。
太平洋證券策略分析師金達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短期來看,美元指數有所反彈,但從中長期考慮,得益于非美經濟體復蘇彈性更強,預計美元仍將維持一定的弱勢,而這無疑繼續“助攻”外資繼續配置A股市場。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的持續加大,以及A股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與完善,外資對于A股市場的喜愛度也在同步提升。
“我國金融市場成為全球金融資產配置中心已經具備基礎條件。”鄧利軍分析稱,一是我國是全球基本面最穩健的經濟體之一,外匯儲備穩居全球第一,國民儲蓄率更是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二是我國宏觀政策空間較大,更有能力應對經濟金融風險。如過去幾年深入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控制了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中央政府債務尤其是外債占比較低,財政政策空間相對較大。再者,貨幣政策一直保持了相對合理的利率水平,國債收益率和波動性明顯好于歐美市場,人民幣金融資產收益率對國際投資者具有吸引力;三是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力度加大,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金融市場資產配置的便利度大大提高;四是受債務、流動性以及資產通脹影響,目前海外股票和債券的價格一路高升,全球資產荒下中國相對便宜的核心資產吸引力較強。總的來說,考慮到目前A股仍然處于外資配置的第一階段,外資趨勢性流入的邏輯不變。
金達萊表示,在全球其他經濟體仍未能全面復工復產的情況下,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得益于產業鏈相對完備且在全球范圍內具備性價比等優勢,可以說,供給優勢為我國疫情趨穩后的經濟復蘇提供了強有力支撐,這也成為全球投資者配置中國資產的重要原因。整體上看,我國在疫情防控以及經濟復蘇等方面的優勢,有望使人民幣進一步打開升值空間,疊加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的不斷邁進,人民幣資產對外資無疑具有較強吸引力。(本報記者 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