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高跟鞋的目的是使女性在視覺上更具有魅力和性感,是當代女性身份標識之一。但不知你有沒有發現,現在中國女生都不穿高跟鞋了。往前倒退10年,高跟鞋還是女生們的心頭寵。中國女生的心理因何發生變化,是鞋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其實,女生穿不穿高跟鞋可能與我國宏觀經濟有關。聽起來雖迷惑,但它是有科學依據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女性高跟鞋高度與國內經濟增長呈負相關】
據美國IBM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高跟鞋高度與美國經濟增長曲線有關。經濟下行時,女性鞋跟越高;經濟上行時,女性鞋跟高度下降,這被稱為“高跟鞋效應”。意在通過女性在經濟條件不同的時期的消費觀和心理狀態的轉變,反映當時的經濟狀態。
那這樣的理論能套用在中國經濟上嗎?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生活節奏快,屬于經濟上行時期。據走訪女性調查顯示,女性穿高跟鞋的次數確實在明顯下降。也就是說中國真的在隨著經濟發展逐漸拋棄高跟鞋。
一些人可能會認為這個問題微不足道,但高跟鞋的衰落實際上反映了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趨勢。事實上,高跟鞋的銷量下降已經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的鞋業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高跟鞋業是鞋業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跟鞋的銷售額下降導致的鞋業市場萎縮,會影響到整個供應鏈,包括品牌方、制造商、零售商和物流公司等等。
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的經濟正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給傳統經濟帶來淘汰壓力的同時,也意味著底層群眾傳統觀念的變革,消費升級必以“合需求”為依歸。
【何為“合需求”?】
中國經濟的發展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但這種變化依舊沒有帶來女性群體地位的提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性別不平等問題。女性在職場和社會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仍然存在,例如,女性在職場中的晉升空間有限;女性的工資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女性的生育和家庭責任也讓她們面臨更大的壓力。從個體層面上拋棄高跟鞋是必然,高跟鞋簡直太“拖后腿”了。此時,穿著的舒適性和功能性就是在合女性的“需求”。
是什么讓“拋棄高跟鞋”成為女性群體的主流意識呢,還要感謝現在的媒體。
目前為止,每天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資訊在網絡上流竄,相互撞擊。不停的修正社會主流觀點、甚至讓主流觀點發生巨大、甚至180度的拐彎。女性由原來處于觀點交鋒中的少數派、弱勢方,在表達個體需求時更易受到媒體和流量追捧。媒體助力女性表達觀點和權利,對更多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起強化和推動作用。
女性自古以來被忽視的需求“被看到”,女性群體關注點轉向自身價值和權利,不再將外表視為唯一的標準更是目前女性的主流意識。經濟帶動的文化的轉變,給予女性更多的機會和自由,才是真正在合女性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再看女性拋棄高跟鞋,簡直是合情合理。
總結一下,“中國經濟殺死高跟鞋”是這么來的:一是經濟發展引起時代變化,生存壓力加上目前中國女性的消費觀多元化,女性更重視自我感受的需求被滿足。二是社會風氣轉變,政治經濟的進步也促進了女性獨立意識覺醒,女性不再通過穿高跟鞋媚男,同樣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和工作壓力。男女正趨于平權的社會文化進步,買鞋只需考慮自己的意愿,讓女性在拋棄高跟鞋這件事上無任何心理負擔。
【中國經濟與社會文化是殺死高跟鞋的共同推手】
筆者認為,中國女性不再穿高跟鞋,更多的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升漸漸被社會主流意識接納,社會認可并尊重女性發展多樣性的權利和自由。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媒體的傳播,讓現代女性有機會把自己從傳統的柔弱、需要依附和被照顧的角色中抽離。以往在社會分工中靠體力獲得優勢地位的男性,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日益削弱。而高跟鞋作為凸顯女性特征的一個商品,則是傳統女性標簽被瓦解的一個信號。
所以,不只是中國經濟在殺死高跟鞋,更多的是經濟帶動女性文化覺醒,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高跟鞋業的衰落更是不能代表女性消費能力的退步,顯然它正向多元化轉移。從上文不難看出,互聯網和媒體已經培養了女性消費者表達各種消費意愿和個體需求的習慣,這樣的市場環境不正為C2B的轉變提供廣闊的市場需求嗎?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轉型的前期差點兒將傳統高跟鞋業錘入坑底,另一方面又漸漸為還在坑底掙扎的鞋企們浮現出新的生路。在中國經濟高速變革階段,社會經濟系統脆弱且多變,高跟鞋業也只是其中的滄海一粟。保持“平穩過渡”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2023年乃至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段的中國社會經濟運行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