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音推出左右臉對稱測試特效,很多人一試,發現自己左右臉不一樣,甚至有人不對稱得離譜。
(相關資料圖)
(圖源微博)
網友們的心情be like
小亮發現,網上吐槽大小臉的占絕大多數,僅有極少數人說自己是對稱的,這是為啥呢?
為什么會大小臉?
其實「大小臉」是大家俗稱的一個詞語,醫學上沒有這種說法,通常描述其為面部不對稱。
理論上講,我們人體部位的發育都是雙側對稱的,這意味著右側鏡像=左側鏡像。但事實上,由于發育過程中各種因素影響,幾乎很少有完美的雙邊對稱。
就拿手舉例,習慣用右手的人,右手手臂可能比左手粗一丟丟,手掌上的繭子分布也不一樣,面部也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人面部通常呈現輕微的大小臉,眼睛幾乎看不出來,通過拍照后的鏡像技術可觀察到細微不同。
(圖源文獻1,A是正常照片,B是右側鏡像,C是左側鏡像)
如果大小臉較為明顯,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 牙齒相關
如各種原因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咬合不正)、缺牙(缺一顆或多顆)、偏頜畸形(一側正常,另一側反頜)等。
這些情況本身就可能造成視覺大小臉,再加上不正常咬合關系,極易養成單側咀嚼習慣,使大小臉情況越來越嚴重。
(圖源veer)
② 骨骼相關
我們面部有很多骨頭,像眉骨、顴骨、上頜骨、下頜骨等,在發育過程中若是出現骨骼發育不良或發育過度,可能導致大小臉,如半面短小癥。
半面短小癥是由第1和第2鰓弓發育缺陷導致的散發獲得性畸形,主要表現為眼眶畸形和下頜骨發育不全,看起來臉一邊大一邊小。
當然這屬于比較特殊的情況了。
(圖源文獻3)
③ 肌肉相關
較為常見的屬咬肌肥大。可以將手輕輕貼在臉頰兩側,牙齒咬緊,感覺到皮膚下的肌肉一鼓一鼓的就是咬肌。
目前病因未明,可因經常吃耐嚼類食物(口香糖、牛肉干、堅果)引起。 (不會你剛好正在吃吧)
如果習慣用同一側牙齒咀嚼也容易造成單側咬肌過大,視覺上看就是大小臉。
(圖源文獻4)
④ 顳下頜關節相關
如顳下頜關節強直,它是可引起嚴重張口困難的關節骨性融合,最常見的病因是外傷和感染,多發生于兒童,可導致發育中的兒童出現面部不對稱。
(圖源文獻5,2歲時因外傷患有左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入院時年僅18歲)
⑤ 其他
如唇腭裂、其他面部腫瘤、顱縫早閉等,也可能導致面部不對稱。
以上關于大小臉的病因,在臨床上單獨存在的很少,多數是多個病因共同存在。
比如牙齒偏頜易形成偏側咀嚼習慣而造成咬肌肥大,而咬肌肥大有時也伴有下頜角突出等,情況較為復雜,需綜合考慮。
能不能改善?
如果是輕微大小臉,像第一張圖那樣,肉眼看不太出來的,不建議大家折騰太多,可以改變一下日常習慣:
● 少吃硬類食物;
● 多用雙側咀嚼;
● 少蹺二郎腿(蹺二郎腿可引起脊柱側彎從而導致輕微面部不對稱);
● 盡量避免長期側臥睡覺(長期習慣性向一側睡也有很大可能出現輕微左右臉不對稱)。
如果大小臉很明顯,已經影響到正常顏面形態和正常功能的,可以對癥治療。
像牙齒相關的可以正畸、種植牙等; 咬肌過大導致的大小臉可以選擇注射肉毒毒素(將肉毒毒素注射到咬肌或顳肌也可有效治療磨牙癥) ;半面短小癥和顳下頜關節強直也可通過外科手術改善。
(圖源文獻5,A為手術前,B為手術后)
希望大家記住,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不是完美對稱臉,盲目追求對稱不可取。
最后來個小調查
〔參考文獻〕
[1] Thiesen G, Gribel BF, Freitas MP. Facial asymmetry: a current review. Dental Press J Orthod. 2015 Nov-Dec;20(6):110-25.
[2] Cheong YW, Lo LJ. Facial asymmetry: etiology,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Chang Gung Med J. 2011 Jul-Aug;34(4):341-51.
[3] Edward P Buchanan, MD.Syndromes with craniofacial abnormalities.UpToDate
[4] ?arc? E, Cojocaru E, Luca AC, Trandafir LM, Ro?u ST, Munteanu V, ?arc? V, Budacu CC, Costea CF. Unusual Case of Masseter Muscle Hypertrophy in Adolescence-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Overview. Diagnostics (Basel). 2022 Feb 16;12(2):505.
[5] Gulsen A, Sibar S, Ozmen S. Orthognathic treatment of facial asymmetry due to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kylosis. Arch Plast Surg. 2018 Jan;45(1):74-79. doi: 10.5999/aps.2016.01774. Epub 2017 Oct 27.
[6] Park KS, Lee CH, Lee JW. Use of a botulinum toxin A in dentistry and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J Dent Anesth Pain Med. 2016 Sep;16(3):151-157.
[7] 徐永成,原林,李建輝.咬肌、翼內肌與下頜角肥大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2(05):25-28.
[8]李文艷,段義峰.顏面部不對稱評價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5,8(08):493-496.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于2023年04月14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策劃團隊〕
策劃/編輯:吉娜 責編:Yellow&Jeing 審核: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