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自問今年幾,春秋四十初。”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攬鏡自照,對著不多的頭發連連嘆息。如今,一些人同樣面臨這樣的煩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脫發人群超2.5億。其中,深圳人最愛植發。新氧發布的《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指出,全國植發人群中,7.5個人里就有1個是深圳人。在植發相關企業數量方面,深圳位居全國榜首。
因為日益旺盛的植發需求,植發產業應運而生。近日,深晚記者調查植發市場發現,目前,深圳植發機構遍地開花,“頭頂經濟”火熱。然而,植發背后卻隱藏著不少亂象。
1
動輒數萬元的植發“生意經”
近日,深晚記者在福田區深南大道一家大型植發機構看到,不少市民前來咨詢植發問題。其中,以30歲至40多歲的男性消費者為主,也有部分年輕女性消費者。深晚記者觀察發現,進入門店后,工作人員會對市民的個人信息進行登記,并在調查表上進行記錄。
當天,深晚記者以消費者的名義前來咨詢。一名工作人員向深晚記者介紹,植發技術并不是指“種植”,而是“移植”頭發,是將先天性對雄激素不敏感部位的毛囊移植到禿發部位。深圳市面上的植發價格為,毛囊單位價格乘以移植毛囊的單位數量。正常情況下,1個毛囊包含1至4根頭發。該植發機構單位毛囊價格為10元。如果脫發嚴重,植3000個毛囊單位,意味著至少花費3萬元。
“有些植發機構為了獲利,可能存在拆分毛囊數量的現象,相當于把1個毛囊里的4根頭發拆分成單個,按照頭發根數計費,那么價格會貴出4倍。”上述工作人員坦言。
為核實這一問題,深晚記者隨后走訪了福田區另一家植發機構,并就毛囊的計算方式向醫生進行咨詢。一名醫生向深晚記者表示,正規植發機構在提取消費者毛囊后,會進行分堆整理,并讓消費者清點數量,小型機構則多是口頭告知。“比如消費者種植了2000個毛囊單位,實際上只種了1500個毛囊單位,消費者也看不出來。”
連日來,深晚記者走訪多家植發機構發現,目前,深圳植發市場的價格高低不一,單位毛囊價格集中在7元至25元之間,部分私人定制項目甚至高達100元每單位。多數植發機構對毛囊的計算方式表述含糊不清,部分機構則借機推銷養發服務。
8月17日,深晚記者來到福田區福民路某植發機構,經毛囊檢測,深晚記者被認定無植發必要,但工作人員仍向深晚記者推薦了“100天育發套盒”,價格為每盒6800元。
2
花樣百出的技術包裝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深圳經營范圍包含“養發、頭皮護理、植發、頭發養護、生發、護發”的企業超2400家。深晚記者走訪發現,植發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也隱藏著不少亂象,部分民營植發機構將植發不同方法,包裝成神秘、高端的技術,借此抬高售價。
微針植發效果好、200單位免費試種……近日,深晚記者在南山區南山大道一家植發機構看到,這家機構宣傳欄展示著微針加密植發、鑷子植發等數十種植發技術,單位毛囊價格從10元到100元不等。
深晚記者以消費者的名義向一名工作人員咨詢,并表示對于自身額頭的發際線不太滿意。“你的發際線可以做一下,采用3D和微針效果更好,每單位毛囊60元,價格雖然高一些,但效果肯定會更好。”一名工作人員說。
隨后,深晚記者就上述問題向南山區另一家植發機構咨詢。當天,深晚記者檢測完頭皮后,工作人員給了不一樣的說法。“從檢測結果看,你沒必要植發,多進行養發即可。”工作人員稱,很多植發機構宣稱其使用“某項技術的新版本”,實際上可能是“換湯不換藥”的噱頭,應警惕技術包裝的問題。
深晚記者走訪發現,植發機構醫生的資質認定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南山區科興路一家植發機構醫生說,該機構醫生均有5年以上從業經驗,相關職業證書齊全。不過,當深晚記者提出,要查看其職業證書時。對方則稱,證書不在醫院,無法查看。
3
鑒定難、舉證難,不少消費者吃“啞巴虧”
深晚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多數植發機構聲稱毛囊存活率可達90%至95%。但不少消費者反映,毛囊存活率達不到機構承諾的數量,由于鑒定難、舉證難,不少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
近日,深晚記者從市消委會采訪獲悉,2020年以來,市消委會收到關于植發的投訴共有29宗,涉及的主要問題包括植發效果不佳、退費難、亂收費、誘導貸款消費等。
市民謝先生投訴,他于2013年開始脫發,2017年12月,他在一家植發機構,種植了3500個單位毛囊,花費2.838萬元。手術前,簽訂的協議稱,毛囊成活率95%以上,否則按未成活毛囊數退錢。
令謝先生郁悶的是,植發1個月后,他按照醫生囑咐,每天使用養發產品。沒想到,植發后比植發前更稀疏了。他向植發機構反映,最終只退回了500個單位毛囊的價格,植發機構還向他承諾“今后頭發不會掉,永不脫落”。
“我信以為真,沒想到回家后,掉發更嚴重。”謝先生認為,植發手術的成活率遠遠沒達到95%,植發機構隱瞞種植情況,還以“已賠錢為借口”,拒不賠償,這讓他感到很苦惱。
消費者應注意什么?如何維權?市消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植發行業屬于新興行業,建議消費者詳細了解植發技術是否成熟,選取業內品牌較大、口碑較好的植發企業進行消費。同時,了解清楚植發的工藝、植發效果、數量和價格等關鍵事項,并將各項植發服務內容寫入合同,建議消費者保存相關票據、合同或者企業的宣傳單頁,遇到消費糾紛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新聞延伸
專家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針對植發市場魚龍混雜的現象,深晚記者采訪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醫師黃樹宏。黃樹宏表示,當前,植發市場缺乏相關監管,比如植發醫生資質的鑒定和考核等。黃樹宏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督促植發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讓消費者有法可依,及時維權。
針對花樣百出的植發技術,黃樹宏分析,目前,市場上,植發有兩種主流方法,即FUT(毛囊單位切取技術)和FUE(毛囊單位提取技術),微針和納米微針等技術,多是對上述技術的改良。不過,本質上都涉及手術,需要配合麻醉劑,關于“無痛植發”的說法或是一個噱頭。
關于“植發效果永久”的說法,黃樹宏認為,這種說法并不嚴謹。他表示,植發后的毛囊需要重新構建局部的微循環。一般而言,植發后三個月內,頭發有可能脫落或者壞死。針對脫發患者而言,植發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案。
黃樹宏還提到,當代不少年輕人脫發現象嚴重,這與個人生活習慣、心理健康狀況、運動水平等因素息息相關。比如,經常熬夜、常吃高糖高脂食物、過分緊張焦慮、過度運動等,都可能造成脫發。“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植發,也不是有脫發癥狀的人就要植發。”黃樹宏建議,市民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心態。如果有植發需求,應前往專業醫院進行檢查,不要過度迷信植發廣告。(記者 吳潔 實習生 張少華 吳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