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首次“兩集中”供地拍賣中,有45宗地塊成功摘牌,根據克爾瑞數據顯示,本次土拍合計成交總價約498億元,溢價地塊達到29宗。其中溢價最高的地塊是招商天拖二期地塊,達到49%。而綠城南開新裕里地塊在本次土拍中樓面價最高,達35857元/平方米。
自今年2月以來,包括天津在內的22個城市逐步試點“供地兩集中”政策,即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全年將分3批次集中統一發布住宅用地招拍掛公告及組織出讓。
平安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本次試點的22個城市2020年平均土地溢價率為13.1%,住宅用地成交建面、成交總價分別為3.3億平方米和2.7萬億元,占全國300城土地成交建面、總價的29%和51%。
截至5月11日,已有21個城市公布了2021年住宅供地計劃,21城合計住宅供應面積1.65億平方米,較2020年宅地實際成交增長5.6%;18城首批供應面積達4369萬平方米,占全年計劃的32%。其中,天津首批供應金額達到625億元,對比2020年成交金額,占比達到65%,無論是供應金額還是供應建面占比均為22城最高。
在天津之前,長春等7個城市已完成首次土地集中出讓,合計成交額達4599億元。
政策加碼
在22城中,一些城市還對政策進行升級,穩地價意圖明顯,升級內容大多為限地價、競配建等,具體來說,廣州、無錫對部分觸及最高限價或配建后的地塊采取搖號;杭州大多數地塊達到最高限價后競自持;北京在達到最高限價及配建后,通過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評選決定最終競標者;重慶則規定溢價率超過50%地塊需在一個半月內付清全部地價款。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還在每宗地的資料中,明確規定了這塊土地建成后每平方米的最高售價。
事實上,今年以來,成都不斷加緊樓市調控。
3月22日,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這一通知被稱為“成都16條”,該文件從土地、房價、交易、金融、監管等16個方面對成都房地產市場進行了調控。
大家尤為關注的內容包括,登記購房人數在當期準售房源數3倍及以上的項目,所購商品住房限售期限由3年延長到5年。這一規定也將有效促進熱點樓盤降溫,包括司法拍賣的房產也要接受這一要求的限制。
同時,在通知的第11條中,還明確提出,將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
5月13日,為落實這一條款,成都市房地產經濟協會發布通知,下架虛高價格房源,不得受理及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對外發布明顯高于成都市二手住房最高參考價格的掛牌價格。
就在通知發布當晚,成都單價超過4萬元的房源被陸續下架,甚至以往一些高價樓盤目前顯示僅有車位在售。
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成都房價平均為15773元/平方米,主城區房價平均為23247元/平方米,近郊房價平均為14468元/平方米,遠郊房價平均為8508元/平方米。
房地產稅試點
盡管各個城市加碼調控政策頻出,但有關房地產稅的一舉一動仍能輕而易舉地抓住更多人的視線。
5月11日,財政部官網發布《財政部等4部門在京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當日,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稅務總局負責同志在京主持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聽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及部分專家學者對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短短近百字中,最關鍵的信息是“房地產稅改革試點”這8個字。
這是今年以來第四次提及房地產稅,尤其是,與此前“積極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與改革”的說法不同的是,此次是明確提出了改革試點這一關鍵信息。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新金融記者表示,當前首次提及“改革試點工作”,是有很強風向標意義的,即此次會議后房地產稅在部分城市會試點。“從當前房地產市場的管控思路看,“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成為今年的發展思路,或意味著大城市先行試點的可能性最大。
在他看來,房地產稅改革具有多重目標和社會意義,客觀上也有助于促進房價穩定和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但是改革也絕對不會簡單停留在“對多套房征稅”“打壓房價”等概念上。換句話說,房地產稅的改革將在“健全直接稅體系”的大框架下進行,要考慮得更為全面、客觀和長遠。
嚴躍進表示,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房地產稅一旦落地,將會對四類價格產生影響:一手房價格,如果大城市確實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那么住房持有成本增加;二手房價格,類似改革下房產持有成本將增大,潛在收益會減少,會倒逼一部分房東拋售房產,這會使得市場上流通的二手房更多,容易壓低房價;土地價格,若大城市先行試點,客觀上會使得房企拿地轉移到其他地級市或弱省會城市;租賃價格,隨著市場上購房市場熱度的下降和存量房源的增加,客觀上也會使得租賃市場的壓力減少,進而使得租金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