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安鎮,從事營地相關工作的村民很多。尤其近年來,鎮里依托杏梅塢、永安山等高山資源,引入慕野星空等知名IP項目,整合產業相關鄉村黨組織和經營主體建設“共富工坊”,持續開發滑翔、露營、農事體驗等農旅融合方向項目,已帶動培育多家網紅打卡基地和本土露營基地。今年上半年,僅營地一項產值就達500余萬元,還帶動了周邊果蔬農產品銷售200余萬元。
通過政企、村集體與農戶多方聯動,“共富工坊”不但帶動農民直接創收,還盤活了農村閑置土地、廢棄房產等資源。在富陽區漁山村,當地村委借由村企合作模式,引入凱弘、禾木等規模家具制作企業,盤活村內50余畝廢棄礦山閑置地,再以“共富車間”“共富廠房”的方式,定向吸納附近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就業務工,為當地增加了100個分揀、加工崗位,村集體收入增收120余萬元。村子的種種變化,讓漁山村村民俞其昌不禁感慨:“‘共富工坊’變廢礦坑為‘聚寶盆’,再也不愁工作了。”
這些年,富陽區委組織部聚焦農民就業增收、企業降本增效兩大方向精準發力,深化村企協作,推動產業遷移,壯大特色產業,積極打造“農旅融合”“廠房車間”“共享農場”等各式工坊,盤活了農村各類零散資源,助力農民在“家門口”就業致富。
例如“微工坊”,聚焦來料加工,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加工環節遷到農村、農戶;共享農場,則促使土地集中連片流轉,以共享基地、共享大棚等方式,推動當地剩余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就近就業……
富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入探索“共富工坊”形態,突出黨建鏈賦能產業鏈優勢,放大黨建聯盟創富效應,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耦合性,真正將“共富工坊”打造成為發展之坊、富民之坊、創新之坊、強基之坊和暖心之坊。(通訊員 陳佳煒 記者 馬夢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