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今年占家村利用非糧化整治流轉出來的田地,建起了7.5畝的稻蛙共養基地,用不了多久,這些稻田里的蛙就能上市了。
浪川鄉有“淳西平原”之稱,在“八山半田分半水”的淳安是難得的一片沃野良田。近年來,隨著農村年輕勞動力的逐漸流失,交通條件不斷完善,以及村民對經濟效益的需求,良田變成了桑田、茶田,一些糧食功能區也受到了破壞。
2021年來,浪川鄉實施“退桑還田”、拋荒地整治、小田變大田、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多項措施,鞏固和提升糧食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累計完成735畝拋荒地整治,605畝非糧化整治,同時,依托青佳生態農業、稻蛙共養等項目,既保障了糧食生產,又讓村民有了增收新路徑。
百畝稻田再飄香
走在浪川鄉馬石村的村道上,兩側綠油油的稻田正在茁壯成長。去年,這片稻田大部分種植了桑樹,也有一些田被撂荒閑置,為了推進非糧化整治工作,馬石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宣傳,一戶一戶簽訂流轉協議。
今年上半年,馬石村188畝土地完成流轉,挖機開進水田,成群的白鷺在田間起舞,當“良田”又變回了“糧田”,一幅美麗的生態田園風光畫慢慢成為現實。
為了讓流轉回來的土地更高效地發揮出糧食功能區的作用,浪川鄉積極對接引進了青佳高效生態農業,以黨建聯盟為依托,統籌利用全樸村以及馬石村近400畝的非糧化整治土地開展稻蔬輪作,組織糧食產業技術團隊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通過專家現場“問診把脈”,開展水稻綠色防控,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今年一期投入1000萬元,預計年稅收可達到20萬元,可帶動就業200人,增收400余萬元。
稻蛙共養促增收
桑田變成了“糧田”,只保障了群眾的“口”,如何能同時鼓了群眾的“袋”?這個問題成了困擾鄉村兩級干部的難題。
“何不嘗試下稻田共養項目?聽說有別的地方養得挺不錯的,效益還行,我們不妨也嘗試一下。”浪川鄉農業線上的工作人員給出的建議,讓村兩委干部眼前一亮。
于是一支由鄉村兩級干部組成的考察隊伍,先后前往縣內外多地考察稻蛙養殖項目,在分析可行性,并充分溝通后,最終選擇在占家、桃源、楊家村建立黨建消薄基地試點養殖“稻蛙”,這3個村的糧功區土地在非糧化整治后,田地由村集體自主流轉,面積較大,適合實施“稻蛙共生”項目。
平整田地、播種施肥、灌溉除草,在村兩委的精心呵護下,水稻很快種植下去,蛙苗也運輸到稻田,并投放飼養。
“今年我們還處在試點養殖的階段,村里養殖了7.5畝,投放蛙苗400余公斤,預估每畝生態稻米和稻蛙的銷售可以達到3萬元左右,總收入可以達到22萬多元。”占家村黨支部書記占鮮忠說起自己村里的稻蛙基地信心滿滿,“明年我們還打算把基地擴大,這樣可以帶動更多村民在基地上就業,也給他們帶來多些收入。”
除了占家村,桃源村和楊家村今年養殖的面積也有約10余畝,隨著蛙苗不斷長大,村集體增收、村民共富的夢,在一片蛙聲中奏響。
鄉賢助力促共富
近年來,浪川鄉17個行政村不斷推出村集體經濟產品,但是村兩委干部缺乏銷售經驗,即使有好的產品也難以銷售出去,銷售渠道成了擺在各村面前一道坎。
如養殖的稻蛙,雖然有定點的收購方,但收購價還是要比直接銷售往市場要少很多,在銷售渠道上尋找突破,爭取獲得更高的收益,是村集體經濟要破解的難點。
為了幫助解決農產品銷售的難題,浪川鄉現已引進了集農產品預冷、保鮮、分揀、包裝、冷鏈運輸于一體的新鄉賢企業,該公司以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為依托,實現千島湖農產品新鮮、安全、源頭可追溯,供給城市消費者。同時,鄉里還聯合山西省果蔬保鮮所和山西農業大學進行技術合作研發,建立符合千島湖特色的果蔬保鮮技術,極大地提高果蔬的保鮮儲藏時間。
“正是因為有這家公司‘撐腰’,包括稻蛙基地在內的集體經濟產品,從謀劃開始就有底氣。”浪川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自公司運營以來已為浪川鄉60余戶農戶增加超過150萬元收入,成為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農戶就業的新窗口。
此外,浪川鄉充分發揮新鄉賢力量,依托商會平臺和資源以及鄉村主播達人等,實施鄉賢幫老鄉助富行動,不斷拓寬銷售渠道,通過網上銷售、直播帶貨等形式,不斷幫助村集體增收,幫助村民共富。(淳安微融圈 章安東 方佩麗 記者 汪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