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霞,三八婦女節快到了,來看看你!”3月6日下午1點多,北侖區新碶街道婦聯主席黃偉君來到當地的伊來順清真羊肉館,將手里的鮮花和榮譽證書塞進回族商人丁紅霞的懷里。
爛漫的向日葵里夾著一顆顆紅色的相思豆,熱烈綻放。翻開榮譽證書,“最美巾幗志愿者”的稱號,更是讓人心里暖烘烘的。這些年,丁紅霞得過不少榮譽,但這份在節日前抵達的心意,意外又驚喜。
她在寧波深深扎下了根
丁紅霞是回族人,老家在甘肅省平涼市,2002年下崗后,她和丈夫王寶良一起到北侖打工。
三次遷址,從20平方米的小面館,到600多平方米的飯店,20年的打拼路,在旁人看來,就是一個勵志、共富的故事。
當時,北侖缺少地道的民族風味餐館,這讓夫妻倆看到了商機。最初,丁紅霞和丈夫在新大路租下一間僅20平方米的店鋪,開起了民族風味面館,主營面條、羊肉泡饃。
“我們沒學過廚,燒的就是我們那里的家常菜,一直在摸索,怎么好吃怎么做。”午后,送走最后一撥食客,丁紅霞坐下與記者聊起來。
因為是民族特色菜,口味獨特,一開始就吸引了同在北侖的少數民族同胞。小面館的人氣慢慢集聚,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菜品、花樣越來越多。
2005年,小面館從新大路搬到了華山路;2012年,又搬遷至大路美食城。
現如今的這家飯店,共有三層,一層堂食,二層設有包廂,三層是員工宿舍。每天前來“打卡”的食客絡繹不絕,生意好的時候,翻桌能翻三四輪。
除了少數民族同胞,本地食客也很多??驮吹姆€定,還讓彼此成了“老朋友”。“以前讀大學的年輕人,現在還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吃。”丁紅霞說,敞開大門做生意,是謀生計,但做著做著,就多了一份情感。
她帶來了10多個回族同胞
與食客做成了“老朋友”,與員工,更是知心。
如今,店里有20多個員工,最長的干了將近20年,最短的也有七八年。丁紅霞從來沒嘗過因員工流動而帶來的苦頭。
她會在能力范圍內給予支持和關愛。店面大了,就留出幾間給單身員工做宿舍;每月放假,大家又能抽出時間的話,會安排周邊游;每年春節放假不是7天,而是整整一個月……
“老板人好!”這是采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評價。
一人富,帶動大家一起富。這在丁紅霞身上也有體現。
20多個員工里,10多個是回族同胞,都是丁紅霞從老家帶來的。“他們都被安排在了后廚。這些年隨著店面擴大,缺人了,我就回家找。”
從19歲到38歲,王有國的青春都在這家店里。每天在后廚忙活烤羊排的他,從早到晚,有疲憊,但更多的是滿足。當年的毛頭小伙只身一人來,現在北侖娶了媳婦,買了房,如今16歲的兒子都比他個頭高了。
他對丁紅霞和其丈夫充滿感激。“相比老家,這里的收入翻了一番。我們當中不少人都是年紀輕輕過來的,也沒什么技能,連燒菜都是兩位老板手把手教的。”在他看來,相處這么多年,大家已經過成了一家人的樣子。
她主動架起民族溝通的橋梁
創業路上,坎坷多,情義更多。丁紅霞是懂得感恩和回報的人,能讓她這個少數民族女性在北侖扎根,這與北侖區政府、區民宗局、區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和街道、社區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必不可少。
于是,借助自己的這家飯店,她打開一個小窗口,主動架起民族溝通的橋梁。在她的努力下,周邊居民對回族民族的傳統有了進一步了解,部分少數民族子女的上學問題也通過她的對接得到解決。不少個體經營的少數民族同胞了解到了政府更多的政策,剛來務工的年輕人也獲得免費的就業指導,甚至一些和企業發生勞務糾紛的少數民族同胞得到了及時公正的法律援助。
丁紅霞回饋社會的心意無處不在。每年的慈善一日捐和巾幗志愿崗捐款,當社區貼上通知的第一時間,她就會帶上自己的愛心趕來。“5·12”四川汶川地震、“4·14”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泥石流自然災害發生后,她都第一時間參與了愛心募捐。
2016年,她加入北侖百靈鳥公益聯合會,并擔任少數民族分會會長。自此以后,只要稍有空閑,她就會穿上紅馬甲,參與環境保護等公益行動,為第二故鄉的青山秀水獻出一份心力。
“她是非常出色的一位女性!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想在三八婦女節來臨前,表彰她的公益之心。‘最美巾幗志愿者’的榮譽,她當之無愧。” 新碶街道婦聯主席黃偉君說。
“我很喜歡北侖這個地方,該做的,我會繼續做下去。”聽罷,丁紅霞靦腆一笑。言語間,像是一份承諾,又像是內心獨白。(記者 陳燁通訊員 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