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流淌千年,見證著兩岸繁華變遷。因“運”而興,一直生生不息,而保護和發展大運河文化,也始終是臨平為之努力的目標。
2021年10月,臨平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委會、大運河科創城建設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一年來,臨平高質量統籌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一年來,臨平高標準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為運河兩岸發展賦能新未來;一年來,臨平高水平推進重大工程與項目,全力打造起一座大運河畔產業創新城,為臨平智造續寫新輝煌。
啟航一年間,臨平大運河管委會始終以“大運河文化”為引領,“生態發展”為驅動,“招商引智”為支撐,全面推進臨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大運河科創城建設。眼下,大運河(臨平段)蘊藏的城市發展動能不斷被釋放,千年文脈繪出的水韻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架起一座大運河水上生態長廊 為兩岸發展賦能新未來
“飯后到運河邊散散步,味道毛好嘞!”正在散步的居民葉師傅開心地說道。今年初,自家邊上開始修建起綠道,如今原先沿河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家門口的綠道也快修好了,村里環境也變好了。”葉師傅說:“大家都很期待未來的發展呀!”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開發和建設實踐中,始終致力于將生態、創新、人文等要素集聚,推動產城人文深度融合。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運河古鎮、濕地田園、航運古道、“數智運河”的品牌形象,讓沿線群眾感受更多美好、收獲更多實惠。
為此,臨平大運河管委會立足自身特色優勢,設計完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郊野段)工程方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核心區城市設計及概念設計方案》等方案。同時,在管委會的精心部署下,積極開展了覆蓋29公里運河沿線環境大整治、大提升,推進沿線低效碼頭、企業征遷工作,使“西優”發展的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目前,臨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郊野段綠道建設已完成60%,預計今年底,實現基本貫通。屆時,臨平段運河活態文化將被更好地展現,讓周邊的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激發沿線村鎮的發展。
從高空俯瞰臨平大運河科創城的規劃空間,這片區域西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東南承接城東未來智造區,東北緊鄰杭嘉科創大走廊,區域優勢明顯。
今年6月,望梅高架路二期正式通車,大幅度縮短了臨平區至杭州主城區的行車時間。
此外,運河大橋改造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改造后,運河大橋為雙層鋼架橋,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橋梁長657米,下層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干路,長573米,設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大運河科創城相關負責人表示,運河大橋建成后將極大提高區域聯動性,有效串聯起杭州中環其他工程節點,為完善杭州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助力,更好地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日前,臨平區“運河水鄉”入選杭州市未來鄉村共富引領帶計劃。未來,共富引領帶將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及科創城建設為核心,大運河為軸線,依托美麗鄉村、未來鄉村建設基礎,通過片區化、組團式發展,串聯崇賢、塘棲、運河三鎮街,打造起具有詩畫江南韻味、運河水鄉風情、共美共富活力的未來鄉村共富引領帶。
“畫”出一片大運河畔產業創新地 為臨平智造續寫新輝煌
“陶瓷與金屬相遇,組成的鋁碳化硅復合材料可應用于衛星、光學、精密結構件領域,具有眾多優點。”在今年6月落幕的“尚青春·創未來”大運河杯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陶飛侖新材料創始人王成博士憑借新材料項目,奪得創業組桂冠。他也因此獲得了20萬元的創業補貼、創業導師“一對一”結對幫扶以及企業三年租金補貼等獎勵。
“專業的創業導師隊伍,對于我們這樣的創業公司特別有幫助。”眼下,王成與團隊成員都對未來的發展非常有信心。這份信心得益于臨平大運河管委會不斷加強的人才扶持和對產業的培育幫助。
一年來,臨平大運河管委會始終堅持人才與創新兩大要素,結合區內產業發展特點,通過優化政策環境、強化指導培育,營造比拼氛圍。
今年6月,“浙江省青年企業家會客廳”授牌落戶臨平大運河畔,“大運河科創城人才之家”也正式亮相,為來大運河創業創新的優秀青年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時,大運河管委會還組織舉辦“振興共富”大運河科創城專場線上招聘會,287家企業參加,提供就業崗位4800余個,吸引眾多海內外優秀人才置身臨平大運河畔。
以“招商+引智”為支撐,大運河科創城著力構建產業平臺發展動力,重點招引專精特新、數字文化、文化創意、大美麗產業、科創孵化、設計研發等產業優質項目。同時,深化運河沿線資源的品牌化運作與產業化經營,打造大運河文創園和大運河瓷文化創意基地;以蠶繭倉庫、同福永酒廠等A、B島現存工業遺址為基礎,謀劃帶動大倫絲廠、五杭麻紡廠等沿線工業遺存進行整體提升。
截至目前,臨平大運河管委會(指揮部)已完成清大文產杭州數字研究院、銳健醫療、六和橋創投等重大產業項目、人才項目18個,新企業注冊登記達590余家。
“針對已簽約項目,提供注冊服務、人才服務等全周期跟蹤式定制化服務,不僅要把人才引進來,還要讓人才留下來。”臨平大運河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將在塘棲古鎮預留空間內,加快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保障更多優秀大學生“來臨”落地成長,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速文創科創產業孵化培育,為轄內企業營造起良好創新創業環境,為臨平智造續寫新輝煌。
筑起一條新時代大運河共富帶 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水陸輻輳,商家鱗集,臨河兩岸,市肆萃焉……”流淌千年的大運河,自開鑿以來,便是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從古色古香的水北街到十里梅花的超山,從代代相傳的清水絲綿到唇齒留香的江南糕點催生了塘棲古鎮的興盛,吸引無數文人墨客、商旅來此生活創業。
新時代面對新發展,大運河(臨平段)該如何接續傳承其蘊藏的寶貴遺產,實現可持續發展?
今年初,杭州市正式印發《杭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臨平區涉及杭州塘、上塘河、運河二通道三條河道,文化公園的建設將重點圍繞塘棲江南運河名鎮、上塘古韻尋蹤兩個核心展示園及超山等特色展示點展開。其中,塘棲江南運河名鎮被納入杭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十大核心展示園之一。
3月,管委會編制印發了《臨平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為臨平大運河建設確立了更為細致的發展方向和建設內容。
9月,臨平區舉辦中國大運河古鎮發展研討會。會上由塘棲、張家灣、楊柳青、瓜洲、南陽、南潯、崇福、烏鎮等八大運河古鎮聯合發起,全國大運河沿線約40家古鎮共同籌劃的中國大運河古鎮聯盟正式成立。
沿岸古鎮聯手,圍繞“共護文化遺產、共創古鎮價值、共擴古鎮影響、共筑合作繁榮、共謀發展思路、共享發展經驗、共促聯盟發展”七方面,通過有效聯動、資源共享、聚合傳播,攜手打造出一條新時代下的大運河共富帶。
眼下,臨平正以“大運河”為核心全面開啟新時代文化臨平工程,全面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臨平區首屆大運河1927紅旅文化節,以大運河畔的中共鴨蘭村支部舊址為中心,打造具有臨平辨識度的大運河畔紅色文化品牌;文旅IP“棲游記數字世界”和塘棲文旅IP形象“棲柒”則將大運河文化與創意、科技相融合;而“愛上大運河·千年古鎮行”大型融媒體行動的啟動,則實現臨平與運河沿線城市的聯通互動,有效提升臨平大運河文化品味、產業布局以及國內外影響力。
聚焦大運河文化保護與品牌價值提升,臨平大運河管委會將持續推進塘棲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等歷史文化空間建設,挖掘保護代表城市記憶的歷史建筑、工業遺存,使大運河兩岸成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并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創園等標志性文化項目,逐步形成以影視、動漫等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產業體系,讓運河文化在流動中煥發創新創造活力,塑造發展新動能。
【大事記】
2021.10.30
臨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暨大運河科創城建設指揮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委員會、大運河科創城建設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召開臨平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動員大會。
2021.11
開展臨平大運河沿線環境秩序整治行動。
2021.12.24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首批簽約碼頭舉行簽約儀式。
2021.12.28
首次參加2021年臨平區第四季度重大項目云簽約儀式,完成2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
2022.2.23
舉辦“振興共富”大運河科創城專場線上招聘會。
2022.3.21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臨平段)——崇賢塘棲段工程正式開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建設全面啟動。
2022.3.28
《臨平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臨平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印發。
2022.5.11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核心區,城市設計及概念設計方案》出爐。
2022.8.4
舉辦“甜蜜好時節·棲游共七夕”臨平大運河七夕妙游暨數字文化創意活動。
2022.8~2022.9
開展2022“愛上大運河 千年古鎮行”融媒采風活動。
2022.10
臨平區大運河文化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10個文化標識建設創新項目。
2022.9.16
大運來臨,古鎮創生!舉辦首屆中國大運河古鎮發展研討會。
中國大運河古鎮聯盟成立。
(記者沈鵬陽 張書遠 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