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過后,2022年10月1日,梅城鎮推出知府巡街、民俗表演、武俠快閃、一葦渡江等文化活動,當日游客突破2.6萬人次。
“從千到萬”的突破,正是得益于杭州久久為功深化“千萬工程”,全域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城鎮建設。
千年古府梅城復興
“90后”湯淑雯的父親是梅城人,總和她說起,梅城自古繁華,曾是商賈云集、文脈繁盛之地。“但是我記得小時候回去,看見的都是破舊的房子,亂拉的電線,還有廢棄的沿江碼頭。”
“的確,在2018年以前,嚴州古城里還有人蝸居在4平方米的空間里,300多戶居民過著‘拎馬桶’的日子。”老一輩梅城人回憶,除了城鎮面貌落后,這里的生活品質也上不去。
近幾年,湯淑雯再次從父親口中聽到了變化的欣喜。
“每次他從梅城回杭州,都要和我說起梅城的變化。特別是兩年前,說梅城的牌坊和城樓重新立起來了,沒隔多久又說浙大西遷第一站展館和大清郵局對外開放了……”湯淑雯說,在父親的影響下,她也開始關注起這個沒有生活過的“老家”,開始查閱相關資料,“2018年,建德市梅城鎮成為全省第一個美麗城鎮建設試點鎮,全面打響了梅城美麗城鎮建設大會戰”,她對梅城的發展充滿期待。
忽如一夜春風來,梅城的“飛躍”始于2018年。在全面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這一年10月17日,杭州舉行建德梅城鎮美麗城鎮示范區建設動員會,提出了“打造新時代美麗城鎮樣板典范、展現千年古府新面貌”的目標。
圍繞擁江發展,梅城統籌進行城鄉風貌建設與古城保護開發,全面實施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推進“微改造、精提升”行動,先后修繕市級以上文保單位30余處,建設德文化實踐中心、大清郵局、浙大西遷建德辦學舊址等文化體驗場館15個,改建龍山書院、六合堂、范公祠等代表性建筑,復建思范坊、輯睦坊、狀元坊等歷史牌坊16座,形成了正大街、三星街、兩湖一帶等文化歷史街區5個。
2019年9月6日,全省美麗城鎮建設工作會議在梅城召開;2020年12月,梅城獲評美麗城鎮省級樣板;2021年2月,入選全省“千年古城復興建設試點”,曾經“道亂占”“車亂開”“攤亂擺”“倒馬桶”的日子不復存在。
環境變美是“共富”之道。“梅城環三江口”城鎮集群還以嚴州文化為紐帶,輻射三江口大區域,串點成線,規劃出以嚴州古城為核心的精品游、生態游、詩詞游、季節游等8大系列旅游路線,從“共美”邁向了“共富”。
今年國慶假期,湯淑雯以游客的身份回到梅城,欣賞了“蝦燈表演”,游覽了“古風夜市”,“再過幾個月,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到時也要帶孩子來看看這個美麗的古城。”
美麗城鎮“遍地開花”
從“環境美”到“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數智美”,梅城的蛻變正是杭州奔向“全域大美”的生動縮影。
“從2016年開始,杭州一直在‘美’上下功夫,在149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畫上完美‘句號’后,緊接著提出建設‘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美麗城鎮。”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試點梅城鎮起步,杭州按照“一鎮一策一方案”,截至2021年底,已創成美麗城鎮市級樣板60個、省級樣板34個,數量連續兩年位列全省第一。
2021年,杭州啟動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美麗城鎮建設繼續提質擴面。
“2018年,以美麗城鎮建設為契機,嚴州古城梅開二度。如今,以城鄉風貌整治提升為抓手,梅城持續擦亮美麗城鎮金名片。”據介紹,今年,梅城立足現有建設成果,對標千年古城復興目標,開展梅城鎮三江風貌整治提升,重點推進總府街立面改造、城南路改造、千鶴村文化景觀提升、江濱文化公園提升、宋家湖及江家塘提升改造等工程,目前,9個工程類項目基本完工。
15個“各美其美”的美麗城鎮集群落地生根,通過聯創聯建加快推動城、鎮、村共同富裕。
臨安區昌化片美麗城鎮集群以“旅游+”為特色,做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森林公園+生態休閑、農業體驗、運動康養、文化養生等精品線路,打造了南翼浙西民俗文化線、西翼浙西山地休閑公園線;建德市大慈巖鎮“牽手”蘭溪市諸葛鎮、龍游縣橫山鎮,將里葉白蓮和志棠白蓮兩大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產區相連,形成了全省最大的優質富硒蓮子產業基地;淳安縣“淳北深綠產業發展”集群,通過臨岐鎮中藥材產銷輻射,推動淳北特色產業全鏈式發展,推動精深加工制造和中醫藥康養產業,以產業共興助力百姓共富……
今年是全省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首輪收官之年。西子湖邊、錢塘江畔,美麗城鎮“遍地開花”,杭州距離“整體大美、浙江氣質、杭州意象”的目標更近了。(記者 王昭奕 通訊員 杭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