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招人“遇冷”為何引發關注?一方面是因為這與公眾對當下文博熱、考古熱所形成的認知和期待形成巨大反差,另一方面,人才流動“東熱西冷”“孔雀東南飛”,即便是敦煌研究院這樣的大牌也只能徒喚奈何。
那么解方在哪里呢?不妨通過定向培養,采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動等,增進聚才引才,解決人才短缺問題;人才布局要做到視野前瞻,絕不能“人到用時方恨少”。以杭州為例,今年浙大城市學院首開考古學專業,成為全省唯一,突顯浙江和杭州方面視野和氣派;首批新生錄取均分居該校各學科領先,且不乏高分考生,也顯示這個所謂“冷門”專業具備強勁吸引力。要創新人才流動機制,打破編制等條條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比如,不以追求高學歷等自我設限,發揚老一輩考古人“傳幫帶”精神,鼓勵“干中學,學中干”,激勵“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職業”當成“志業”。要繼續加強對偏遠地區和基層人、財、物傾斜,找準人才關切,做好“統籌均衡”,著力消除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后顧之憂,做到待遇留人、事業留人、環境留人。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講好中國故事,彰顯文化自信,正是時代所賦予的重任。以“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為例,當年北大畢業之后就毅然扎根西北荒漠,一干幾十年,常年忍受分居之苦,靠什么?對事業的熱愛與執著,以歷史文化傳承和保護為己任。也可以說,正是有著從常書鴻到樊錦詩等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奮斗,才鑄就今日敦煌之輝煌。事實上,2020年,湖南女孩鐘芳蓉高考以676分高分選擇北大考古專業,正源自樊錦詩事跡感召。“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現代考古原本充滿艱險和挑戰。正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以現代語境看,就是要“腳上沾有泥土,心中沉淀深情”。換言之,今日之敦煌早非昨日之敦煌。僅從報道看,拋卻地緣因素,當地無論工作待遇還是科研條件,比之東南沿海亦不遑多讓,只要有志者努力扛起責任擔當,愿下大功夫,必定成大志向,這絕非空話。
樹立搞學術“板凳一坐十年冷”信念,充分認識考古工作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有助于我們辯證認識職業選擇上的“冷”與“熱”。(評論員涂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