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物種入侵,有可能破壞生態平衡,損害生物的多樣性,甚至威脅我國的生物安全。對于外來物種,之前大家了解得比較多的是福壽螺、水葫蘆等,現在又多了一個鱷雀鱔。這些“不速之客”,讓人防不勝防,但又不得不防。
防范外來物種入侵,首先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進行科學的調查。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已經部署了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的普查工作。我省自加壓力,將包括鱷雀鱔在內的外來物種也列入普查,全面掌握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的區域分布、危害程度、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這為將來進一步防范清除外來物種入侵打下了基礎。只有摸清情況,才能精準施策,及時消除外來物種帶來的生態隱患。
面對入侵的外來物種,全面普查是為消除存量做準備,關口前移則是盡可能遏制增量。近年來,隨著進出口貿易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入境貨物增多,檢驗檢疫方面存在盲區,導致一些外來物種偷偷潛入。另一方面,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人養殖已經入侵的外來物種,加劇了外來物種入侵的后果。特別是有的人刻意標新立異,喂養所謂的“異寵”,反過來又刺激了人工養殖外來物種的需求。
對此,有關部門應當持續強化入境檢驗檢疫,對入境貨物、郵件包裹、旅客行李等嚴加查驗,守好國門關口。同時,各部門還應當形成合力,優化監管機制,推進信息共享,發現外來物種入侵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擴大。對廣大個人來說,也要樹立生態保護意識,不要圖新奇購買所謂的“異寵”,已經購買的更不能隨意“放生”。每個人都能為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出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把關口前移,不讓外來物種興風作浪。
鱷雀鱔引起關注,也算是給大眾上了一趟生物安全課。防范外來物種入侵,這不是一件小事,它關系著我國的生態平衡,關系著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面對外來物種,全社會都要提高警惕,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筑牢維護生態安全的防線。(評論員 王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