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9日舉行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市政府報告了今年上半年“米袋子”“菜籃子”保供和農民“錢袋子”增收工作情況。
“軟”“硬”兼施 守牢“米袋子”
2022年,全市糧食計劃種植139.23萬畝,比上年增加2.15萬畝,超省定任務1.43萬畝。截至6月底已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07.71萬畝,任務完成率78.16%。
“今年農資價格和人工成本上漲,種糧成本增加。杭州市本級財政安排種糧直補資金3600萬元,比去年增加36.7%。”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杭州還在原有稻麥規模種植補貼基礎上,擴大補貼范圍,首次對種植大豆、玉米、馬鈴薯等旱雜糧50畝以上的規模種植大戶,給予每畝120元財政補貼。此外,作為杭州歷史上投資最多、建設規模最大的糧食倉儲項目,仁和糧庫將于明年交付并投入使用。
如何進一步守牢“米袋子”安全底線?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建議,要嚴格耕地保護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堅持綜合施策形成糧食生產合力,實施“雙強”行動引領糧食增產增收。
接下來,杭州將嚴格耕地保護抓“硬件”,高標準實施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完善市、縣(市)、鄉鎮三級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在規劃中劃足劃實耕地保護紅線。同時,提升科技水平抓“軟件”,堅持機械強農,不斷提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商品率,讓糧食生產在“軟件”上得到不斷“更新”。
線上線下融合 豐富“菜籃子”
“菜籃子”關系千家萬戶,也關聯著經濟社會的整體運行。截至6月底,全市蔬菜播種面積76.1萬畝,同比增2.0%;生豬存欄95.87萬頭,同比增長46.42%,能繁母豬存欄9.91萬頭,同比增長41.59%;水產品總產量5.7859萬噸,同比下降22.05%。
從長遠看,為群眾供給高品質的農副產品,要積極拓寬供應渠道,保證供應充足。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在調研中發現,“菜籃子”運輸渠道通暢度有待提升。比如,遇到階段性局部疫情等特殊情況,車輛、人員流動受控,有些通道出口,外地產品即使走綠色通道仍然需要排長隊等候驗碼。
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后一米”,是“菜籃子”供銷順暢的重要保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在“菜籃子”生產集中區建設一批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和冷鏈物流基地,促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充分利用“網上農博”等電商平臺,積極培育直供直銷、社群團購等業態,推動“菜籃子”產品流通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此外,杭州將強化數字賦能,探索從“產地準出”到“市場準入”“農批市場”到“農貿市場”全程數字管理。
鄉村共富引領帶 鼓起“錢袋子”
農民“錢袋子”增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點、難點和薄弱點。為鼓起農民“錢袋子”,杭州采取了抓實產業、保障就業、促進創業等手段。2021年,杭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92元,增長10.3%,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75,連續11年縮小。
在“錢袋子”增收方面,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調研中發現,但部分地區發展集體經濟的辦法不多,發展基礎仍不牢固,特別是那些主要靠物業經濟和鄉村旅游的村,受疫情防控政策影響較大,建議興產業、穩就業、促創業發力。
接下來,杭州將培育建設12條未來鄉村共富引領帶,聚焦強村富民,挖掘用活自然山水、農業田園、鄉土文化、鄉愁鄉韻、資產資源和產業優勢,促進“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因地制宜圍繞茶葉、草莓、山核桃、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計劃在全市打造20條全產業鏈,促進集體增收,帶動農民致富。(記者 鄭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