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新房登記辦證‘交房云辦證’的突破后,我們把視角轉向‘二手房’,通過引入稅務和公證,實現了群眾隨時提交、即時交稅、即時領證。”聚焦民生關切的辦證難題,市規劃資源局臨平分局展示的場景中,以往耗時需1—3個月的“二手房”辦證,突破層層技術難點,不僅減少了窗口流量和人員壓力,避免了自由裁量權,促進了登記安全,還為群眾節省了大量中介費,帶來百姓獲得感的又一次“加碼”。
聚焦當下熱點的“國之大者”耕地保護問題,富陽、蕭山、桐廬分局紛紛以守底線、優格局、提品質為突破口,帶來各具特色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我們通過安裝632個鐵塔探頭、布設電子圍欄等,結合衛星遙感影像,落實‘田長制’,通過‘天上看、空中探、地上查、網上報',實現了耕地立體保護‘無死角’、自動識別‘無時差’、聯合執法‘無障礙’,打造具有杭州辨識度的耕地智保‘天巡地查’模式……”
“針對耕地保護,我們貫通了農業農村、糧食儲備等相關部門和用途管制、空間規劃、開發利用等相關業務,實時感知耕地流入流出的變化,形成了耕地動態‘一本賬’……”
與前兩次“比武”不同,此次比武從市級“開發端”下沉至全市各規劃資源分局“應用端”,在場景的實戰應用中,不斷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對策,確保場景管用好用實用。
其中,余杭的交房即交證場景,自4月25日啟用交房云辦證至今,日均辦件量提升兩倍以上,窗口流量減少一半以上;臨安的地災避險場景,用汛期和臺風期間4起案例直觀展示了場景精準預警、及時撤離的成效,避免了人員傷亡;桐廬的墾造提質場景,實現全縣耕作層剝離項目全線上管理,辦理時限壓縮50%以上,今年實施的6個項目剝離耕作層面積373畝,剝離土方量9.7萬立方米,有效提高了墾造耕地質量……
“各應用場景在安全底線保障、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不同程度體現了數字化改革的實戰實效。”市規劃資源局負責人在點評后表示,下一步,將在擴大成熟場景應用推廣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跑道、乘勢而上,基于全市“空間智治”一張底圖,深化空間智治平臺的建設應用,進一步夯實“底圖+大腦”的數字底座、提升“平臺+應用”的實戰效果、形成“理論+制度”的話語體系,力爭一地創新、全省共享,努力打造杭州國土空間整體智治新格局,展現“頭雁”風采。(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蔡麗悅 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