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及其周邊的考古工作廓清了路縣故城南城門的形制和保存狀況;考古工作人員清理出一定數量的東漢時期的木、竹簡牘,這在北京地區漢代遺址考古中屬于首次發現。”陳名杰說。
陳名杰表示,近一年來,大運河北京段沿線七區共實施各類文物保護工程126項。萬壽寺東路考古新發現建筑遺存,進行了保護和環境整治。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在前期文物騰退、村莊搬遷的基礎上,進行了系統的環境整治、修繕保護、資源數字化及檔案管理等工作,將于今年10月左右正式開放。
陳名杰說,北京市文物局還組織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開展了大運河通惠河段病害勘察及監測數據收集工作,在大運河遺產段設置89處監測點位,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全景VR相機等開展數據收集和巡視檢查。開展了北京古橋調查及檔案編制工作,全面摸清了88座具有交通功能的古橋,厘清了空間分布規律及保存狀況。
“一批博物館點亮大運河文化帶。截至2022年7月底,大運河沿線七區共有備案博物館165家,2021年以來新增備案博物館10家。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正式定名,預計2022年底工程竣工,2023年底向公眾開放。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一期建設順利完成,正在開展二期綠化工程;路縣故城保護展示工程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預計2023年6月完工,2024年實現開館。”陳名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