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布的2021年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指數排名中,拱墅區位列全省87個縣(市、區)第一。據了解,該發展指數涵蓋非遺保護、傳承、創新等多個方面,是對全省非遺保護工作最具權威、系統的綜合性評估指標。
位居全省第一,拱墅在非遺保護發展上究竟有何高招?“近年來,我們積極推動非遺跨界融合,讓老底子手藝不斷煥發生機。”拱墅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說,“同時牽頭促成跨區域創建整體性保護機制,努力構建出一套城市非遺傳承保護的拱墅模式。”
盤點拱墅豐富的非遺資源,光國家級項目就有6個,其中王星記制扇技藝、杭州織錦技藝和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人們早已耳熟能詳。傳統手藝要振興,年輕人的潮流也要跟得上。于是,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杭州拱墅站在拱宸橋畔應運而生——專注轉化、創新非遺產品,讓非遺融入當下生活。
比如,拱墅站去年聯合非遺企業推出了“宋月花影”中秋禮盒,以花為造型靈感,選取高端中式點心“ 菓子”為核心產品,搭配傳統工藝代表王星記絹扇,將中秋、宋風、扇三者有機融合,形成高顏值、味道好的中國風月餅禮盒。該款禮盒全國限量銷售2000份,一經推出,立即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爆款月餅,一盒難求。“我們建立了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聯合設計機制,關鍵就是要讓現代設計走進老手藝。”該站有關負責人說,“通過產品創新振興傳統工藝,制造爆款產品吸引年輕人。”
有融合,就有跨界。比如王星記在與騰訊、網易旗下IP的內容打造中,研發出一系列以扇為載體的高顏值產品,令人眼前一亮。據了解,通過與非遺手藝人合作,拱墅站目前已轉化非遺產品50余款,綜合銷售額突破2億元。
不止創新迭出,拱墅對非遺的傳承保護也不遺余力。“拱墅非遺的傳承保護與大運河息息相關,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保護非遺就是留下大運河的歷史記憶,我們對非遺傳承人進行口述史記錄,也是對瀕危項目開展的搶救性措施之一。”拱墅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拱墅正在聯合余杭區、臨平區共同創建省級大運河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三區形成跨區域創建整體性保護機制,成立專班和秘書處推進非遺整體性保護。拱墅區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說,“秘書處每周都召集例會,研究推進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這在非遺保護發展上邁出了一大步,成果頗豐。”在今年6月承辦的中國大運河非遺旅游嘉年華展會上,不僅展出保護區創建成果,還發布了十大大運河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標識。(記者 項捷 拱墅微融圈 柳景春 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