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附近有運動健身的場地嗎?為了解決大家“去哪兒健身”的問題,我市近日正式印發了《杭州市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提出在三年中將新增體育場地面積中的16%以上用于建設嵌入式體育設施,到2024年形成“10分鐘健身圈”。
嵌入式體育設施,著眼住宅小區、公園綠地、橋下空間、濱水綠道這些地方的閑置空地,把它們改建成體育鍛煉的場地,滿足居民的健身需求。這種做法是對以往體育設施建設思路的提升完善。如果體育場館距離居民太遠,恐怕很多人難得去運動一次,自然也難以形成健身習慣。要推動廣大居民養成日常運動鍛煉的習慣,必須加強社區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把城市的邊邊角角都利用起來,見縫插針建成體育場地,讓大多數人“家門口”就能找到可以運動的地方,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全民健身。
體育是綜合國力的體現。如果說競技體育是體育運動的塔尖,那么群眾體育就是體育運動的基石,全民健身是建成體育強國的必由之路。全民健身,首先要讓大家能便捷找到運動場地。不過,與大眾快速增長的多元化健身需求相比,健身場地設施總量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缺口依然存在。根據我市的這一《行動計劃》,到2024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7平方米以上。對于體育鍛煉來說,“人均”不應該僅是一個數學上的平均數,而應該均分到人,體現均衡性。要實現這一目標,既要擴大增量,也要盤活存量。從7月1日起,亞運會的競賽和訓練場館陸續向公眾開放。從7月5日起,全市首批654所中小學校室外體育場地和202所學校的室內體育館向社會開放。這一系列舉措旨在降低運動健身的成本,推動大眾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全民健身是人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全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我們要以亞運會為契機,推動體育場館特別是嵌入式體育設施建設,把城市的邊邊角角都利用起來,讓體育場地呈現“多點開花”的狀態,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進行體育鍛煉,養成健身習慣,用公共體育服務的均等化,助推杭州成為體育運動強市,為“健康中國”筑牢根基。(評論員 王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