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公章是村級組織履行經濟社會職能的有效憑證。小到一張證明,大到涉及不菲金額的村土地承包合同,都得蓋村里的公章。然而,村委會公章使用失范、管理混亂等問題并不鮮見。
近日,記者在蕭山義橋鎮采訪發現,村委會公章管理難題在這里有了破解之道。義橋鎮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推進“智慧印章”,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而放眼全市,自2021年以來,市紀委監委聚焦村級權力接連開展基層監督“提質增效年”“鞏固深化年”,在強化村級權力監督、完善監督機制、提升數智賦能等方面不斷探索,以有力監督助推鄉村治理。今年1—5月,全市涉農檢舉控告更是同比下降24.6%。
探索:
“智慧公章”兼顧效率與安全
“村級公章須講‘章法’”
村級公章是村級公共權力的象征,公章使用的規范化程度如何,是一個地方村民自治、村務治理是否成熟的標志。
近年來,義橋鎮紀委在調查多起因公章管理引發的信訪案件中發現,傳統印章管理方式存在著不少監管問題,事前審批存在隨意性、缺乏制約性,事中對蓋章內容、次數無法監管,事后追溯難度大,違規章存在“潛伏期”,調查發現難、追責懲戒難。
“公章揣在村干部的兜里,‘人情章’‘空白章’難以避免,亂蓋章捅婁子的事兒可不少見;要是集中到鄉鎮管理,老百姓想蓋個章,得往鎮里跑,反倒是給群眾辦事添亂。村級公章須講‘章法’。”義橋鎮紀委書記陳高樑說,面對村級公章管理難,數字化改革技術的應用成為破題切入點。為此,義橋鎮紀委進行了大量的調研走訪,推動開發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公章”系統,具有指紋登錄、拍照掃描、自動上傳、遠程控制等功能,可實現遠程審核、落印和留檔,既保留了實體印章的便捷性,也兼具了虛擬印章易于監管的特點。
“原來村里實體章,分別是村委會、經聯社、黨組織三個章,一般的流程是村民向村里提出蓋章申請,印章管理員向村主要負責人匯報,同意后進行蓋章。這個流程看似比較合理,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和瑕疵,是建立在所有人都自覺自愿的基礎上,缺乏剛性制約。”義橋鎮勤里村韓英在村里保管印章24年了。24年來,她帶著印章上班,帶著印章下班;現在,有了“智慧公章”,村民蓋章更加規范了。
“義橋鎮不少村社集體經濟發達,此外,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動輒上千萬元。龐大資金背后,也存在巨大的廉政風險。今年3月,我們在勤里村首先進行了‘智慧公章’試點。”陳高樑說,“智慧公章”兼顧效率與安全,使基層小微權力“審、用、管、督”形成一體化閉環式管理。
經驗:
從“牛欄關雞”到數字化精準監督
“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一個治理場景”
公章管理有“章法”,不僅約束了公權,也扎緊了制度之網。
勤里村“90后”村黨總支書記陳策介紹:“需要用章的村民與印章管理員對接,印章管理員通過電腦或者手機App拍攝蓋章內容并發起申請,我在App中查看并通過后,印章管理員就可以蓋章了,智慧印章會自動對蓋章人、文件內容、時間等關鍵信息采集記錄并上傳,用印嚴格限制次數和時間地點。”陳策說,智慧印章提高了村干部和村民的民主意識和法治意識,“我們辦事,讓群眾明白,也給了干部清白。”
勤里村村民陳國權是第一個體驗“智慧印章”的。“以前想蓋章就要跑腿,需要很多人簽字、登記,碰上審核的人出門了,好幾天都蓋不上。沒想到這次,3分鐘就蓋好了,真是省時又省力!”陳國權說,印章雖小但是權力很大?,F在把印章關進“籠子”了,使用透明,老百姓不僅使用方便了,也真正放心了。
改革帶來明顯變化,有效地遏制了用章亂象。義橋全鎮已經在25個村社推廣使用“智慧公章”。“蕭山在全省范圍內率先使用村社‘智慧印章’,下一步,我們還將立足監督職能,利用大數據收集和分析應用功能進行預警。”蕭山區紀委常委傅立國說,基層公權力監督是基層治理體系的重點,也是難點。數字化改革讓基層公權力監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也讓群眾更好地體會到了公平正義。“‘智慧印章’實現從‘牛欄關雞’到數字化精準監督,是打造數字鄉村的一個基礎場景,是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一個治理場景,我們將繼續以數字化改革推動基層治理。”(記者 鄭莉娜 通訊員 張曦 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