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今的西溪濕地,很難想象20多年前,這里的水質和環境曾一度惡化,少數地方甚至魚蝦絕跡。
多年來,杭州從生態保護、環境美化、文脈延續、景觀修復等多方面,對西溪濕地進行全方位保護和整治,傾力打造了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體系。如今濕地已成為杭州的一張金名片。無獨有偶,杭州臨安區正打造著“北緯30度生物基因庫”,在保護好神秘原生態的同時,譜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留住了游客的腳步 更留住了豐富多樣的動植物
西溪濕地洪園廣場旁的荷塘內,今夏的荷花已朵朵綻放。再過一段時間,在西溪濕地的賞荷最佳地——東關荷塘,各色荷花將進入盛開季,為市民游客帶來一片荷塘畫意。
在這里,你不僅可以看到大片的荷花、鳶尾等水生植物,還能尋覓到各種鳥類飛翔的身影。西溪濕地經過多年保護,已煥然一新,作為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為濕地生態文化保護提供了范例和導向。
如今水草豐美、綠意盎然的西溪濕地,不僅留住了游客的腳步,帶動旅游經濟發展,更留住了許多可愛的動植物選擇在這里安家落戶。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通過不懈努力,拯救了城市化過程中不斷消亡的西溪濕地,恢復了西溪濕地作為遷徙鳥類、土著魚類的關鍵棲息地。
據了解,近兩年,西溪濕地整體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現在部分核心區域可達Ⅱ類。兩年來,西溪濕地維管束植物增加了73種,現為784種;鳥類增加了10種,現為196種;昆蟲增加了6種,現為898種;魚類穩定保持56種。濕地里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8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6種。
“始終把原生態保護擺在第一位,充分發揮‘城市之腎’生態功能。”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為契機,科學部署,保護優先,做好濕地頂層規劃設計,同時精準治理,生態把控,推進濕地生態環境治理修復,不斷改善西溪濕地生態環境,豐富西溪濕地的生物多樣性。
與此同時,西溪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又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三贏,堪稱中國濕地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工作的樣板。
呵護“國寶”健康成長 編織多維度的生物“保護網”
臨安,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森林覆蓋率81.99%,位居杭州市首位,在全國也名列前茅。它擁有天目山、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6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保護孕育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8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4種。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使這里成為打造“北緯30度生物基因庫”的地方,生物多樣性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
近年來,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和清涼峰保護區“國寶”頻現,繁育著17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特別是世界瀕危物種華南梅花鹿的搶救性保護項目成果喜人。華南梅花鹿種群數量已由建區前的80余頭增長至現在的300多頭,成為中國野生梅花鹿分布最東端的最大野生種群。
如何呵護這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群體?臨安區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列入各鎮街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打造“保護區+鎮政府”“雙臍帶”營養通路。同時,積極探索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核心的促進共同富裕的新路。助推村落景區建設,2021年“天目月鄉”旅游景區實現全年接待游客2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865萬元。
如今,臨安致力在保護體制和機制上創新創優,精心編織多個維度的生物“保護網”,在清涼峰保護區設立浙江首個自然保護區生態警務室,為“萬類霜天競自由”提供優質庇護。這一生態警務室在天目山保護區也已運作,同時,在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也將設立,實現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的全覆蓋。
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魅力,從臨安發散到了更多地方。清涼峰保護區千頃塘保護站站長章叔巖,32年來扎根林區,發表了數萬幅生物多樣性科普文章、圖片和視頻,向公眾傳遞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華南梅花鹿等“浙西精靈”登上央視熒屏,與千家萬戶共享生物多樣性之美。(通訊員 陳愛民 記者 史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