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浙江發布通報,對于在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中,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縣、市(區)予以督查激勵,杭州市桐廬縣因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下稱“全域整治”)呈現特色成效,獲建設用地指標100畝獎勵。
這不僅是桐廬繼今年4月份獲全省全域整治精品工程500萬元資金獎勵后再次獲獎,也是桐廬縣連續第二年在規劃資源方面的突出成績獲得省政府督查激勵獎勵。
桐廬縣規劃資源局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桐廬把全域整治作為全域美麗的基礎、全業振興的動能、全民普惠的載體,打破美麗鄉村建設的路徑依賴,重塑城鄉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打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換通道,為助力縣域共同富裕注入動能。
整“小田”變“大田” 端好“飯碗子”,全域整治助力耕地保護
芒種過后,駛入桐廬縣桐君街道梅蓉村,水杉路兩旁綠油油的莊稼在眼前綿延開去:好一片希望的田野。
“這片大田,連綿1100多畝,都是結合全域整治和去年實施‘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整治打造出來的‘大田’。”桐君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多虧了全域整治,讓我們有了抓手,不僅全面提升了耕地的規模與品質,還大大改善了村莊的環境風貌。”
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桐君街道梅蓉村等6個村,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復墾新增耕地39畝,墾造水田11畝,實施耕地“旱地改水田”提升196畝,實施“非糧化”農田整治386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431畝。其中,梅蓉村建設的“千畝方”集中連片永久基本農田規模達1295畝,已完成市級驗收。
“以前,因為耕地碎片、不適合規模種植,許多村民的地‘非糧化’嚴重,甚至拋荒閑置。”梅蓉村村干部告訴記者,如今提升為“大田”后,村民們將耕地統一流轉給大戶進行經營,每年收取租金;村集體也因墾田造地、旱改水等項目實施,產生了縣回購的土地指標,為村里“賺回”了2600多萬元的“鄉村振興”發展資金。
“用這些資金,村里進行了基礎設施提升、改田造景、完善旅游配套。”梅蓉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全新提升的田野和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為底板,梅蓉村在去年國慶節期間,成了“浙里富春 那么鄉田”中國·桐廬山水藝術季大地藝術節的起航站。
如今,與梅蓉共同實施“全域整治”的幾個村,聚焦青山綠水生態美、阡陌良田生產美、村容悅目生活美“三美”目標,探索打造富春江畔的“黃金左岸”共富帶。
不僅是桐君街道,近年來,桐廬已有超過70%的鄉鎮、行政村通過實施全域整治,全面落實耕地保護紅線,夯實糧食安全底線。
通過全縣23個全域整治項目的大力實施,桐廬產生新增耕地2208畝、新增水田5208畝;實施“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項目8個,連片整治耕地面積超8000畝;調整永久基本農田862畝,全面優化了耕地耕作條件和村莊“三生”空間,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夯實了縣域共富的“底盤”。
整“小散”拓空間
充實“錢袋子”,全域整治助力城鄉融合區域共富
初夏,走進“三通一達”發源地鐘山鄉,曾經塵土飛揚、遍地都是石料加工小作坊的舊貌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的鎮街、生機盎然的良田,桐廬首個石料產業園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就在幾年前,鐘山還曾因碎石粉塵漫天、遍地違建、石料亂堆亂放等問題,被省級媒體曝光和村民投訴,如今鄉賢過年回來都感嘆:家鄉環境大變樣了!”鐘山鄉黨委委員虞劍峰告訴記者,乘著全域整治的東風,2019年以來,鐘山鄉重塑鐘山等8村“三生”空間。
“對于無執照、不規范的小作坊,進行關停清退;對于依法依規經營的企業,開辟建設石料小微園,進行集中規整安置。”虞委員介紹,通過拆除“低小散亂”石材企業45家、無證無照石材加工廠8家,鐘山鄉整出了220畝的建設用地并進行復墾,有效實現了建設用地指標騰挪。
眼下,占地40畝的石材石雕園區已開工建設,鐘山鄉石材行業迎來轉型升級。
利用全域整治騰挪出的空間,鐘山鄉成功保障隴西村金家山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快遞之源”鄉村振興示范區兩個新業態項目落地,共涉及一二三產融合用地100畝。
據桐廬縣規劃資源局相關數據統計,通過全域整治,桐廬項目區各行政村已實施建設用地復墾2400多畝,產生的用地指標優先保障新興產業項目39個,累計為村集體基礎設施建設籌資“美麗鄉村”振興發展資金6.5億元。
由于嘗到了“甜頭”,目前桐廬實施全域整治的勁頭很足。在全縣超過70%的鄉鎮、行政村大闊步實施全域整治的基礎上,桐廬正積極探索縣域范圍整治,為全省全域整治工作提供杭州縣域樣本。
整“危房”造“新房”
暖民“心窩子”,全域整治助力破解農民建房難
“盼有個自己的新房盼了多年了,希望年底前就能搬進去。”周末,走進桐廬縣江南鎮彰塢村,村民老徐正在給自己的三層新房裝修。
“左邊是弟弟家,右邊是我家。”說到以前兄弟兩家人都擠在一個破舊的老房子,如今終于有漂亮的大房子,老徐深感“這么多年的辛苦沒有白熬。”
2019年,以全域整治為契機,江南鎮彰塢等村,圓了許多像老徐這樣的村民的新房夢。
通過空心村整治、土地復耕等措施,彰塢村盤活了85畝的宅基地,新建了杭派民居風格的新民居49幢、公寓樓1幢。
“第一批民居建好后,更多的村民也加入了全域整治的行列,目前我們的第二期新房的空間也已經拆出來了。”彰塢村村支書徐建告訴記者,村里已累計解決120余戶村民的建房難題。
抓住全域整治的契機,彰塢村強勢推進“清村邊、清路邊、清房邊、清溝塘、清渠道”五清專項整治行動,村莊生態環境進行進一步提升,成功創建省AAA級景區村莊;村集體通過項目引入、墾造農耕用地,共創收6500余萬元,駛入鄉村振興“快車道”。
據桐廬縣規劃資源局數據顯示,以“彰塢模式”為示范,目前,桐廬拆除了大量危舊房屋,用拆整出來的宅基地空間,啟動農居點建設21個,解決了大量村民建房難題,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宜居獲得感。
桐廬縣規劃資源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緊緊圍繞大局,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在更實的規劃編制、更強的要素保障、更優的審批監管、更嚴的資源保護和更深的民生服務等方面下功夫,探索縣域范圍跨鄉鎮全域全要素推進國土空間全域整治新路徑,為杭州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貢獻桐廬方案。(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