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液奶茶”式偽創意偽設計緣何惹眾怒?原因顯而易見:其一,這有違食品安全倫理。無論是“洗衣液瓶”變身奶茶包裝,還是糖果化身為仿制“香煙”等,都利用未成年人的獵奇心理,易形成某種誘導和暗示,長此以往,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不容忽視。其二,也是對公序良俗底線的“碰瓷”。產品和包裝設計固然應體現奇特新穎,但前提必須是合法合理,尤其要堅守規則底線,而絕不能一味地博眼球、秀下限。
對這類偽創意偽設計絕不能聽之任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也都明確規定:“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對使用不當,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創意”無極限,法規有底線,“網紅”產品不是筐,絕非什么都可以往里裝。而日前由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消保委發布的《十大危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分析報告》中,很重要一項就是“無底線營銷食品危害身心健康”。對相關典型案例的曝光,涉及包裝充斥性暗示、性挑逗等文字和圖案;糖片食品以低俗命名來誘導未成年人消費等,這既是有力提醒,也提示當下一些治理重點,突顯問題普遍性。
也應看到,一些所謂的“網紅”食品之所以大行其道,更多還是寄希望于打“擦邊球”,游走“灰色地帶”,以此逃避監管。它們看似“體量”不大,實則危害不小。一些偽創意偽設計還出現在童裝類產品上,比如,裝飾設計充滿詭異畫風,大肆渲染什么“暗黑”文化、“喪”文化之類等。說白了,類似問題產品,無論事涉食品安全,或是精神污染,往往打著產品創新旗號,滿腦子裝著流量,瞄準未成年人錢袋,罔顧道德底線、法規邊界,戕害孩子們身心健康。提升精準監管,必須以立法打足“補丁”,增強法規對產品包裝、創意設計等的針對性限制;以黑白名單制的建立,倒逼從業水準和職責的不斷提升。
流量經濟,說到底還是內容為王。企業和商家弘揚什么、倡導什么,代表企業核心文化價值,也決定產品流變與走向。不在產品內容和創意設計上下功夫,只知一味標新立異甚至劍走偏鋒,就此觸碰了監管規則,最終遭流量反噬、被消費者和市場拋棄也是必然的。前述公眾對“洗衣液奶茶”的態度,其實早已表明一切。(記者涂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