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依水而生、依水而興,珠江孕育了廣州兩千余年的開放包容和悠久文明,珠江沿岸是廣州城市發展的主要紐帶。5月13日,《廣州市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建設規劃(草案)》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上進行公示,其中提出,以國際標準、世界眼光、廣州特色打造世界一流濱水活力區和高質量發展典范。
從八大方面推進100公里珠江高質量發展
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廣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推動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歷史文脈傳承,實現還江于民、還岸于民、江城共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了《廣州市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建設規劃》。
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工作涉及珠江航道長約100公里,主要聚焦中心城區段75公里(包括西航道17公里、后航道28公里、前航道30公里),拓展南沙段15公里、增城段10公里,涉及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黃埔、番禺、南沙、增城九個行政區。
規劃提出的目標是:融入區域發展新格局,立足粵港澳灣區核心引擎與國際大都市建設,以國際標準、世界眼光、廣州特色打造世界一流濱水活力區和高質量發展典范。將珠江沿岸打造成文化傳承的魅力水岸:加強沿岸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生態活力的創新江灣:加強生態保護實施貫通工程;綠色智慧的科創長廊:推動沿岸科技創新產業升級。
秉承生態、人本、文脈、創新的理念,圍繞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基于各區段資源特色,從公共空間、生態、文化、交通、安全、形象、更新、產業八個方面進行系統性謀劃。以珠江為紐帶,串聯沿岸重要發展地區,實現全流域謀劃、有序銜接、因地制宜。
中心城區段規劃濱水公園加強保護20個江心島
人民的珠江:開放多元,共享惠民。
完善濱水公共空間體系:有序安排濱江公園、工業遺址公園等空間節點,形成疏密有致、尺度宜人的高品質公共空間體系。中心城區段規劃4類21個濱水公園,公園綠地16平方公里,比現狀增加6.5平方公里。南沙區段建設南沙濕地公園、大角山公園、靈山島尖生態堤公園、濱海公園等各具特色的城市濱海公園,激活濱海公共空間。增江區段打造荔湖生態公園、增江畫廊景區、南山古勝、鳳凰山公園等城市公園,強化與周邊山水空間聯系。
建設豐富多元的濱江綠帶,創造更多活動空間:在規劃新建區、大面積改造區宜保留100-200米的濱江公共綠地,已建或已批地區濱江綠地寬度小于100米的暫按現狀控制,遠期宜結合規劃改造加寬。鼓勵設置文化、體育、休憩類等面向公眾服務設施,推進碧道文化驛站、休閑驛站等建設,完善便民服務、應急醫療、文體游憩、標識導引、無障礙等服務設施體系,完善濱江停車場配置,激發濱江空間活力。
自然的珠江:水清岸綠,回歸生態。
加強生態敏感區保護:加強對具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瀕危生物保護價值突出或脅迫效應顯著的河源區、河口區、重要濕地和城市河湖內的洲灘濕地區域保護。加強江心島嶼生態保護:北帝沙、大洲島、沙仔島等20個江心島,總面積37.4平方公里,按照嚴格保護類、限制開發類、優化利用類三類進行保護。構建城市“冷源”“冷廊”:強化氣候應對策略,構建通山達海的通風廊道體系。
強化海島棲息地保護,打造5A級國家濱海濕地生態旅游休閑區:依托山海島水涌田等綠色空間形態,將自然特色與文化環境一體化打造,助力南沙濕地打造5A級國家濱海濕地生態旅游休閑區。
加強綠地和樹木保護:以古樹名木及其后續資源、大樹保護為重點,做好珠江沿岸拆違建綠、留白增綠,提升沿岸綠化美化品質,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落實規劃軌道線路13條,增加水上游艇碼頭
文化的珠江:傳承文化,注入活力。
深度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全景式展現廣州兩千余年歷史:建立“古代、近代、現代”三級資源庫,集中凸顯濱江嶺南水鄉、工業遺產、近代城市3種風貌帶。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工業文化、海絲文化、海防文化品牌。提升濱江文化節點:講述廣州城市故事,推廣永慶坊改造經驗,提升海珠南-長堤歷史文化街區、黃埔古村古港、長洲島等歷史文化片區品質;推廣太古倉活化經驗,提升花地倉、信義會館等工業遺存價值。
打響文化品牌,打造濱江文化游徑,策劃濱江主題活動:中心城區段策劃新河浦紅色文化徑、沙灣嶺南文化徑、黃埔古港-南海神廟海絲文化徑、花城廣場休閑文化徑、廣州西岸創新文化徑、沙面-西堤歷史文化徑;南沙段策劃大灣區海防遺址文化徑、南沙濱海濕地水鄉文化徑;增城段策劃環荔湖生態文化徑、古城特色文化徑等。
可達的珠江:互聯互通,親近濱水。
貫通濱江道路,完善內部路網:強化珠江兩岸一線濱江互聯互通。規劃貫通一二線濱江道路通道,前航道中西段重點打通斷頭路,西航道和后航道重點完善路網結構。規劃干路網密度達到3.6公里/平方公里,路網總密度不低于公里/平方公里;濱江重點片區落實“小街區、密路網”規劃理念,規劃路網總密度不低于公里/平方公里。
完善公共交通系統,強化多模式公交出行:增加軌道交通網絡密度,落實規劃軌道線路13條,包括8條廣州地鐵線、4條佛山地鐵線和1條城際線路。鼓勵發展水上交通:適度增加水巴、游船、游艇碼頭,增加水上游艇碼頭和旅游觀光線路,擦亮“珠江游”品牌。沿岸靈活設置碼頭形式,完善公交、停車等接駁設施。
臨江一線新建建筑高度要原則上控制在60米以下
韌性的珠江:活力珠水,安全維系。
加強沿岸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安全韌性水岸:完善沿岸各級應急避難場所及應急疏散通道系統,補齊防洪排澇、消防基礎設施短板,提高災害預警和疏散救災能力。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數字賦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打造“智慧珠江”、數字“孿生城市”。率先完善公眾移動通信5G基站布局,加快新一代無光源網絡設備部署。
圍繞海綿城市理念,打造防洪排澇韌性沿江地區:高標準鞏固珠江堤岸,通過新建堤防、對現有堤防提標改造等工程措施以及采取應急預案等非工程措施,按中心城區200年一遇防洪(潮)標準,保持沿江整體防御水平。
魅力的珠江:國際形象,廣府特色。
塑造各具特色的濱江風貌帶:前航道筑造文化、多元、精致、現代的全球城市魅力水岸;后航道打造創意、生態、活力的創新江灣;西航道塑造綠色、智慧、融合的低碳科創長廊。南沙區段打造顯山露水、活力多元的國際海上魅力門戶;增江區段形成“十里畫廊境,跨越古與今”的增江風貌帶。構建山、水、城相望的城市景觀視廊:在珠江沿線管控兩級景觀視廊,保持山、水、城之間良好的視線通達性。重點管控傳統軸線視廊(越秀山-海珠廣場)、新軸線視廊(海珠湖-珠江新城)、白云山-珠江新城、火爐山-國際金融城等一級景觀視廊,使公眾視線不受建筑遮擋。
塑造起伏有序的濱江天際線:控制沿岸地標建筑,形成錯落有致的建筑界面。臨江一線新建建筑高度要原則上控制在60米以下,已建或已批控制性詳細規劃地區建筑高度按已批規劃控制,形成前低后高、錯落有致的濱水建筑形態。
積極穩妥實施珠江沿岸有機更新
煥新的珠江:繡花功夫,有機更新。
鼓勵沿岸土地整備改造:結合城市更新基礎情況,積極推進沿江土地整備,促進產業空間整合和人居環境整體提升。提升產業功能規模比例,支持導入鼓勵發展的高端產業,明確產業發展審慎導入方向建議,推動傳統產業向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先進制造業總部、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現代金融服務業、高端零售業轉型升級。
積極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積極穩妥實施珠江沿岸有機更新,老城區范圍內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與增建,鼓勵采用“繡花”功夫進行修補、織補式更新。
推動文化遺存煥發魅力:注重保持和延續歷史文化名城傳統風貌,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整體性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存,強化歷史街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的活化利用,通過小規模漸進式的微改造實現有機更新,保留原有的街巷肌理和風貌完整性。
繁榮的珠江:創新集聚,產業提升。
培育復合多元、創新引領的現代服務業集群,構筑濱水創新策源地:結合珠江新城、白鵝潭、海珠創新灣、魚珠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集群。
高水平推進魚珠、金融城東區、黃金圍等濱江示范段設計
規劃同時提出,高水平推進濱江示范段設計,優先選取9段工作基礎最佳、最具備實施條件的區段作為品牌示范段,先行開展貫通工程,以點帶面,由濱江輻射腹地,示范引領各區沿岸的轉型升級。
以魚珠示范段為例:打造“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近代城市工商業的先發地、當代商貿活動聚集地”。設計從場地的脈絡肌理,歷史沿革,文化遺存以及生態本底出發,提出絲路源·魚珠灣的設計理念,將場地的各種要素與周邊的城市空間和開發地塊相互鏈接,形成高度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間。
以金融城東區示范段為例:以運動休閑活動帶為主題,利用腹地公共空間設置沿江主題運動公園,建立全覆蓋的驛站服務體系,結合慢行系統對因地制宜調整沿線防汛墻設計。
以黃金圍示范段為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導向,低干預建設模式保護場地生物的多樣性,開展生態修復,挖掘傳統文化要素,傳承嶺南水鄉文化,高質量高標準推進黃金圍示范段建設,打造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征求意見時間
2022年5月13日—2022年6月11日(30天)。
反饋意見的途徑
(一)通過征求意見網頁在線提交。
(二)電子郵箱
(三)郵寄地址,郵政編碼:510030。
(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