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指導廣東省紅樹林生態修復工作,推動紅樹林生態修復任務落地,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林業局于近期印發《廣東省紅樹林生態修復技術指南》(下稱《指南》)。
編制專家團隊表示,《指南》立足廣東實際,從種苗選用、灘涂紅樹林營造、外來紅樹純林改造、區域選擇、生境修復、植被恢復、有害生物防控、生態功能修復與提升、紅樹林管護等方面給出了操作性較強的技術要求和方法,提供了工程造價參考和驗收評價方法。
為貫徹自然恢復、節約優先的宗旨目標,《指南》堅持自然恢復優先、系統性修復、科學綠化、長效管護原則,通過種苗選用,灘涂紅樹林營造,外來紅樹純林改造,有害生物防控,生態功能修復與提升,紅樹林整體保護、生境修復、植被恢復、種養結合等系統性措施,開展紅樹林營造和現有紅樹林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增強紅樹林濕地生態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紅樹林生態系統健康水平。
據介紹,《指南》內容詳實、技術要點科學,符合全省當前紅樹林修復需求,是廣東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的主要技術性指導文件,在完善紅樹林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全國紅樹林保護修復和推進廣東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帶海陸交錯區生產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據統計,廣東現有紅樹林1.06萬公頃,是我國紅樹林分布面積最大的省份。根據部署,廣東將在2025年前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8000公頃。(記者杜娟 通訊員馮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