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襄州區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全力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鄉村振興的種子破土而出。
村莊美 客舍青青柳色新
近日,在龍王鎮松樹坡村,幾萬株櫻花競相開放,與萬畝綠油油麥田、一步一景的村莊構成了一幅亮麗的春景圖,引來不少市民踏青。
曾經的荒山野坡,經過大家的努力,如今成為櫻花谷,為當地鄉村旅游帶來增收新路徑。
青磚灰瓦、古樸小巷、小橋流水、千年古槐……同樣,漫步在張家集鎮邵棚村,賞心悅目,處處彰顯美麗鄉村的別樣魅力。
在襄州區,鄉村一個比一個美,形成了一道道風景,許多鄉村實現從局部美麗向全域美麗的蝶變。
襄州區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建設村內微循環、鎮域中循環、全區大循環的美麗鄉村景觀帶,進一步提升鄉村的旅游功能、度假功能、休閑功能,實現以農促游、以游富農。
目前,全區已形成以新316國道為軸線,以伙牌、古驛城鄉融合示范區和雙溝、張家集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為兩翼,以美麗鄉村示范村、示范線為支撐的“一軸兩翼多點支撐”美麗鄉村建設新格局。
在2021年度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工作中,該區成為全市唯一獲優秀等次的縣(市、區)。2021年,該區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省“廁所革命”工作成效突出單位,入選全省2022年美麗鄉村建設示范試點區。龍王鎮閆營村入列“2021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
村民富 走在金光大道上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該區把發展壯大產業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不斷激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造血功能和綜合實力,用新思維闖出新天地。
“‘油菜+水稻’種植模式畝產值3000多元,比傳統種植水稻模式增收600多元,土地租金加上務工收入,年收入近6萬元。”在張家集鎮何崗村五組,村民李天星把17畝土地全部流轉給綠神農業公司,跟著專家學油菜制種等新技術,幫著管理土地賺取勞務費。
位于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核心區域的何崗村,引進4家科技型農業企業,流轉土地3200畝,全面開啟規?;?、科技化種植模式。
聚焦農業全產業鏈,著力強鏈補鏈延鏈,全面實施農業產業發展“246”戰略,即培優育強優質糧油和優質畜牧兩大支柱產業,著力推進重點產業鏈建設、“一村一品”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品牌建設等四大工程,重點建設糧食、油料、生豬、現代種業、家禽及蛋制品、特色農業等六條產業鏈,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雙溝鎮任莊村的土豆產業、龍王鎮湖沿村的稻蝦產業、黃龍鎮的冬桃產業……一個個農業特色產業正在不斷成長,進一步吸引農民返鄉創業,帶動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據了解,該區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312家、家庭農場488家、種植大戶915家,涵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流通等多個領域,基本實現農、林、牧、副、漁等農村產業全覆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285個,農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龍王鎮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鄉風好 文明理念潤人心
農民富,不僅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該區注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龍王鎮閆營村積極探索,推進鄉村治理,大力實施“三鄉工程”,積極選樹典型,每年評選孝老愛親模范、鄉賢、好兒女、好妯娌、好公婆、最美庭院等,弘揚文明新風,破除陳規陋習,鼓勵大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繪就鄉村振興幸福畫卷。
黃集鎮毛崗村發掘清朝光緒年間的村規民約石碑,傳承優化新的鄉村民約,完成了從破舊風貌到新村容貌的轉變,成為全國文明村。
村規民約的標語醒目地掛在農戶家的院墻上,戶戶門前張貼著“孝老愛親戶”“清潔家庭”等標識……在襄州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度融合,文明理念浸潤人心。
與此同時,該區著力推進規范化建設,以創業富鄉、公益助鄉、鄉賢穩鄉、易俗惠鄉、文化興鄉“五鄉工程”為抓手,引領能人、好人、賢人等各類鄉賢人士助力鄉村振興。
各鎮村的“農家書屋”成為農民精神的加油站、致富的好幫手。送演出、送圖書、送培訓、送電影等一系列活動,使群眾文明素養大幅提升。(通訊員 張凌 張鐵斌 田長海 黃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