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凝聚著一個城市的靈魂。這座總長度17.6米、寬度8.5米、高度9.9米,占地面積150平方米的雕塑作品是怎樣建成的?
3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對話雕塑主創團隊成員——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維東,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教師、青年雕塑家黃凱,聽他們講述《力量》背后的動人故事。
從《晉泉之聲》到《力量》,是傳承也是創新
“從《晉泉之聲》到《力量》,五一廣場雕塑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談起五一廣場上的雕塑,劉維東滿是自豪。
《晉泉之聲》承載了許多太原人的記憶。這組“背靠背的青年男女和一對可愛的小鹿”曾是太原市的標志性雕塑,建成于1987年,是“老太原”心目中璀璨的明珠。“你知道嗎?《晉泉之聲》代表了當時城市雕塑的最高水準,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教師是主創團隊之一。”劉維東說,“得知五一廣場改造要設立全新的雕塑群時,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實力上,我覺得山西大學美術學院責無旁貸。”
參與五一廣場雕塑群設計的想法,得到了山西大學校領導和各學院的全力支持。美術學院的雕塑工作室幾乎滿負荷運轉,從1: 10的小稿設計,到1:2.5的中稿定稿,山西大學前前后后投入70余人,光雕塑用的膠泥就用了十幾噸。
“這個雕塑群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除了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師生,眾多山西省內及山西籍雕塑家也參與進來。”黃凱說,從一開始以紅旗為主體,到后來把火車頭、太行山、長城、黃河、八路軍辦事處等眾多元素融入,從一開始幾十個人物形象,到現在的105個人物形象,經歷了反復設計、商討、匯報、修改的過程,“從設計到定稿,前前后后更改了不下20次,直到你看到的模樣。”
走近《力量》雕塑群細細觀摩,你會發現,每一個細節都在試圖還原當時的場景,每一個人物形象都表情豐滿細膩,高舉的拳頭、堅定的眼神、抿緊的嘴唇,似乎都在講述著當時的故事。“為了更好地講述山西故事,還原那段光榮的歷史,在《力量》的構建中,采用了銅合金,讓雕塑群既經得起風雨的考驗,也耐得住人們的觸摸。”黃凱說。
創作的過程,也是走進歷史的過程
《力量》雕塑重點展現八路軍三大主力師由陜西東渡黃河入晉,從侯馬乘火車到達太原火車站,集結于首義門外(現五一廣場)補給物資開赴抗日前線,太原民眾、愛國青年、知識分子以及工農商代表自發為八路軍戰士送衣送食、高唱抗日歌曲歡送八路軍北上抗日的歷史情景。
雕塑群構圖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以太行山、呂梁山為依托,代表光輝千秋的太行、呂梁精神;三面旗幟代表八路軍三大主力115師、120師、129師。旗幟向北迎風飄揚,火車一路北上載著士氣昂揚、一往無前的戰士們奔赴前方的戰場。下半部分畫面則展現了三晉兒女高漲的愛國熱情,大家積極投身抗日運動,為支援前線貢獻自己的力量。雕塑上半部與下半部融為一體,寓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品刻畫人物數量多達105人,代表當時山西105個縣的人民投身抗戰洪流,陷敵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通過對每個人物特征、動態、精神面貌的精心塑造,利用相互之間的動態關系和精神主線,將每個人物串聯成為具有統一精神張力的有機整體,把歷史寫進雕塑,將雕塑融入歷史。
“說起五一廣場,很多太原人都不知道這里曾發生的一切。”黃凱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太原人,自己是在重溫歷史事件時,才知道五一廣場對于抗日戰爭的重大意義,“真正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老一輩漸漸離去,這段歷史正在被人們淡忘,所以更需要有一個生動的歷史展示,讓大家從過去汲取力量,面向未來。”
在創作過程中,黃凱尤其感謝藝術顧問張鐵鎖。“張老多年從事黨史研究,對五一廣場的歷史有更深入的理解,他也是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的校友,對藝術的把握鞭辟入里。”黃凱說,從設計開始,張老就充當了主創團隊“顧問”的角色,一次次參與研討會,并建議團隊成員走進歷史場景中去,親自感受、觸摸那段歷史。
從五一廣場出發,正太鐵路太原站遺址、國民師范舊址、中共太原支部舊址彭真紀念館、八路軍駐晉辦事處舊址、牛駝寨、平型關戰役紀念館……從2021年3月開始,主創團隊成員一起沿著抗戰的足跡走進過往那段崢嶸歲月。“在走進歷史這段時間,我們才發現,原來抗日戰爭前夕,革命志士、愛國學生的聚集地就在太原,太原這片熱土上留下了無數革命先烈的故事。在文瀛湖畔還有一個小小的孫中山紀念館,孫先生曾在文瀛湖畔做過演講。”黃凱動情地說。
雕塑人物應該穿什么樣的衣服?他們的表情如何?北上抗日的戰士們手里拿著的武器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實地走訪與探索,主創團隊對這一切有了更精準的把握。接下來在創造1:1泥稿的時候,就能更精準地還原當時的歷史盛況。
至今,在黃凱的筆記本電腦中還收藏著1000多張歷史圖片,“我們需要從這些圖片中提煉一些人物形象和故事內容。”黃凱說,“走進歷史的過程,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更是一場精神的洗禮。有了這段經歷,大家對雕塑的刻畫更具情感,通過雕塑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傳遞的精神就更為豐滿。”
高科技助力,制作效率大大提高
2021年5月底,山西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的1:2.5大小的中稿得到了主管部門、專家等一致首肯,創作進入了最終作品的制作與呈現階段,這需要更大的場地與更先進的制作工藝。在翻看創作過程視頻資料的過程中,山西晚報記者發現,陳列在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雕塑工作室的1:2.5中稿上布滿了光點。“這是在對中稿進行三維掃描。”黃凱解釋說,過去的雕塑放大方式多采用觀察、理解,在制作過程中有些形體關系難免出現偏差,“現在采用了3D技術,中稿各項數據將被精準地按照比例放大,可以有效保證合理的形體關系保留下來。”
“現代科技對我們創作過程中數據的保存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劉維東說,這些數據不僅關系到作品本身,還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有了精準的數據,有關雕塑作品的很多細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在泥塑1:1放大過程中,利用三維掃描得到的數據對復雜的形體模型進行切片處理,得到精準的輪廓框架,為后期泥塑深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保證了作品的完整呈現。
從初春到涼秋,經過創作團隊近百人的不懈努力,2021年9月15日,1:1泥稿終于落成。然而,作品從泥變成銅還需要6道工序,包括石膏翻制、樹脂制模、硅膠制外模、蠟型制作、失蠟鑄造鑄件拼裝等,每一道工序都相當于把表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作品,重新再制作一遍,可見工程量之大。“按照一般的流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2個月。”黃凱說,在高科技助力下,工期大大縮短,原本需要12個月才能完成的作品,6個多月就與大家見面了。
講好山西故事,彰顯山西實力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山西是全國抗戰的戰略支點和主戰場之一,太原是最早實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城市,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太原五一廣場上的雕塑群,講述的是山西故事,代表的是山西形象。用雕塑講好山西故事,彰顯新時代山西形象,是山西人的情懷更是使命。”劉維東說,“作為山西人,我們一定要守住五一廣場這塊‘陣地’,用山西人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彰顯新時代山西實力。”
作為本土雕塑家,懷揣著對山西的深刻情感,每位創作團隊成員都盡己所能,付出了巨大的艱辛與努力。主創老師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擔任了“導演”一般的角色,更是像“父母”對待孩子一樣悉心滋養作品。“雕塑群里的人物形象,包含工農商學兵各個階層,他們正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神態應該是怎樣的?雕像群中要不要動物,動物應該怎樣呈現?很多細節都需要不停地琢磨與推敲。”黃凱說,在創作過程中,對家鄉充滿情感的山西藝術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家在齊心協力和相互碰撞中逐步統一了藝術風格,最終呈現的作品受到多方贊譽。
按照最初的設想,矗立在五一廣場的雕塑群主題為“偉大的開端”,后來為什么起名“力量”?“這也是經過多方討論后決定的??谷彰癖姷募Y,是一種力量的集結,更是集體力量的體現。”劉維東說,這種力量,不僅代表了抗日民眾團結一心,也是新時代三晉兒女開拓進取的寫照。“五一廣場雕塑群作為城市地標,是對新時代的山西進行重新定位,通過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讓八方來客更好地了解山西、了解太原,感受新時代山西的蓬勃力量。”(記者 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