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2022年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4個調價窗口,4次均為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累計每噸分別提高1125元和1085元。由于國際油價近期寬幅高位震蕩,受此影響本輪成品油零售價格迎來今年第五次上調,加上2021年底最后一次上調,“六連漲”的同時,也創下了成品油新版定價機制以來最大漲幅紀錄。
本次油價調整后,我省成品油價格為,89號汽油每升8.05元,上調0.56元;92號汽油每升8.59元,上調0.6元;95號汽油每升9.18元,上調0.63元。0號柴油每升8.38元,-10號柴油每升8.88元,漲幅分別是0.62元、0.66元。
本輪調整后的價格自2022年3月17日24時起執行。此次油價的大幅上漲,將給車主增加不少出行成本。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這次調價后,車主們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30元。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吳碧琦
原因俄烏沖突引發風險溢價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走高,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均由去年12月初的不足70美元/桶上漲至2月初的90美元/桶以上,3月1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雙雙突破100美元/桶的大關,3月8日兩者分別收于123.70美元/桶和127.98美元/桶,創下2008年7月以來的新高,僅6個交易日就上漲超27%。然而,從3月9日開始情況急轉直下,截至3月15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破100美元/桶大關,分別收于96.44美元/桶和99.91美元/桶,與3月8日的高點相比下跌了22.04%和21.93%。
“當前市場基本面是國際疫情趨緩、逐步解封帶來的石油需求預期增強,而歐佩克+為代表的供應端調整緩慢,導致庫存出現明顯下降,同時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背景下油氣投資謹慎,供應前景存在隱憂。”北京燃氣研究院副院長白俊稱,出現“過山車”行情主要是俄烏沖突、經濟金融制裁與反制裁、地緣政治博弈、通脹和加息預期等因素造成市場心態脆弱,投資者情緒不穩,市場風險溢價波動較大。
中國能源問題專家劉滿平認為,前期油價高漲主要是受俄烏沖突導致市場非理性上漲,預計因俄烏沖突引發的風險溢價累計約20~25美元/桶。
預測下一窗口油價有望下調
展望后市,卓創資訊研究院鐘健認為,雖然當前油價仍然處在高位,但遠期交易結算價卻一路走低,其9月份的結算價為92美元,12月份的結算價僅為87美元。說明交易雙方并不認可未來的高油價預期。預計后期油市波動性依然較大,下輪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或以負值開局。
金聯創分析師奚佳蕊表示,原油價格近幾日的持續大跌,屬于油價的理性回歸。如果地緣政治情緒不再繼續惡化,那么國際油價較為合理運行區間為90~100美元/桶;如果地緣局勢得到深度緩解,那么國際油價應回落至90美元/桶以下,結合當前原油市場的基本面環境,相對合理的運行區間為80~90美元/桶。
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李彥表示,以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呈現下行的趨勢。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節周期測算,新一輪調價窗口為3月31日24時。
影響對完成今年經濟目標不利
國際油價震蕩上行,對于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2%的中國而言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雖然價格上漲利好國內油氣生產和海外上游業務,但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高油價高氣價增加了相關產業成本和居民生活負擔,對完成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不利。”北京燃氣研究院副院長白俊稱。
中國能源問題專家劉滿平也指出,國際油價上漲直接增加我國原油進口成本,進而影響到產業鏈下游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而且還將抬高諸多行業的原材料成本,并通過生產鏈傳導至消費端,導致通脹水平上升。“油價上漲也有利好的一面,例如,抑制石油消費;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倒逼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加速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煉油產業的升級調整。”劉滿平稱。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從經濟增長的后勁和空間上看,油價上漲給行業轉型帶來了市場機會。對于傳統能源企業而言,倒逼它們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和清潔替代,加大綠色零碳能源供給。而新能源企業則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外部條件,不只是提升國內競爭力,還將迎來更大的國際投資合作機遇。
應對多措并舉保障能源供應
面對國際油價的大幅波動,我們該如何應對,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首要舉措就是大幅增加油氣勘探開發投入,推動油氣增儲上產。事實上,2019年開始我國第一次在油氣勘探開發行業提出“七年行動”計劃,此后原油產量連續三年增加,為2021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20年來首次下降提供了“底氣”。目前“三桶油”都在進一步加大增儲上產力度,未來中國的油氣產量有望進一步增加。
“還應做好重要初級產品的儲備工作,擴大儲備規模,增強抗風險能力。”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指出。據透露,2022年我國將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儲氣設施。
在著力推動油氣增儲上產的同時,我國應立足煤炭為主的能源國情,大力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并且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潔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將有效對沖和減緩外部影響。
按照規劃,我國要在沙漠、戈壁、荒漠建設4.5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第一批裝機規模約1億千瓦的沙漠、戈壁、荒漠風電光伏基地已有序開工建設,第二批基地項目組織加快推進。同時,新能源汽車也是發展迅速,2022年有望達到550萬輛的規模。
相關企業也在順勢加快升級轉型。中國石化提出力爭在2025年建成中國第一氫能公司。“十四五”規劃累計綠氫產量超百萬噸。
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還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北京燃氣研究院副院長白俊認為,從國內看,短期要把高成本在供應商和用戶之間進行合理分擔,也要發揮價格調節作用,利用高價格抑制部分需求,同時要兼顧長遠,繼續深化油氣體制改革,增加國內生產供應能力和提高生產供應效率。